水连千万家,涓滴在心头。新时期水生态环境的治水思路,就是要以水为墨、以岸为笔,共同描绘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多年来,桥多水多的江苏无锡,在治水过程中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治水为民的新路径不断升级,美丽河湖迎来幸福蝶变。
近日,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的杨木桥浜美丽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完成,水面小鱼成群,畅游不已,岸边法治文化与水环境整治的主题游园让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杨木桥浜,北起梁溪路,南至梁溪河,是无锡“母亲河”梁溪河重要的一级支浜。很难想象,如今水清岸绿的杨木桥,曾经是黑臭河道之一。居民徐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的房子是1982年建造的,紧临着河,很早以前都是直接往河里排水,河水也因此臭得很。后来经过改造、搬迁,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适了,老家的水也更干净了,很开心。”
为深入推进美丽滨湖建设,打造最美水域岸线,荣巷街道于2021年下半年启动了杨木桥浜美丽河湖建设,先将21户沿河住户进行拆迁安置,彻底解决沿河污水直排沉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要数岸边那一片滨水游园,环境优雅、静谧清幽,蜿蜒的长廊在一片绿意中,尽显生态之美。游园中还设计了景观廊架、表流湿地、亲水平台、旱喷、水净化设施、雨水花园等景观设施,集中展示了人大和水环境治理的相关知识点,打造了一条兼具生态与文化的特色河道。
像杨木桥浜这样的梁溪河一级支浜,滨湖区共21条,光荣巷街道就有9条。这些支浜多为泄洪通道,承担着荣巷片区的泄洪功能,雨季既要保河道水质,更要保防汛安全。这些年,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下来,不仅黑臭河道早已“消黑消劣”,辖区内17条河道的年平均水质也全面达到了优Ⅲ类,河道水质显著提升,河容岸貌显著改善。
不仅如此,每条河道的岸边都有主题文化,泰康浜侧重于展现滨湖渔史、渔家文化,荣巷西浜侧重于展现荣氏家族、渔工商文化,朱祥巷浜侧重于展现宜居环境、善文化等等,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滨湖区荣巷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结合荣巷治水工作的感悟,把治水概括为1.0版到5.0版五个治理层次:“1.0版是控源截污雨污分流,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规范排水行为;2.0版是对符合条件的污水管网进一步实施测绘、疏通、检测、修复;3.0版是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4.0版是驳岸整治景观提升;5.0版是人文历史科普展示基地的打造,可以说是一步步地让‘美丽’向‘幸福’汇流。”
现在,人人都能看到,5.0版的治水理念,将人文历史知识和水环境治理的理念融入新增的景观节点,为无锡的水环境注入了文化之魂,也探出了人水共荣的治水新路子。无锡的水岸,正变得越来越美,枕河人家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