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以德而耕,识获山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王慧,五年级美术老师,建邺区教坛新秀,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曾获得2017年全国NOC大赛小学组一等奖;2018年南京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1年江苏省微课堂大赛一等奖。
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出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早些年在新课改中,指导如何处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相互关系时也提出过:“各学科都应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学科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由此可见,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文学与美术二者皆具有人文性,它们之间联系密切,教学中若能沟通语言文学与美术学科的横向联系,让二者有机整合,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我得到的初步体会是,实施学科教学整合后,不仅各学科知识之间成为了互相补充的课程资源,而且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接近课程的要求,能够让学生获得比较全面而真实的感受,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单学科教学的效果。下面简介一则我在日常教学中的案例。
在苏少版美术教材第八册中的《儿歌与童画》一课中,我以童话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将文与画进行了适当整合:其一,以大量童话故事的介绍及简析架起师生间沟通热议的桥梁,小结创作童话的常用方法:夸张、拟人和对比;其二,在教授本课时,我采用立体绘本的表现形式作为示范及学生的作业要求,图文并茂;其三,在学生创作及展示环节,分层作业,可选择自己喜爱的童话改编、或原创,并以说故事的方式可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最后的成品。
这样的教学设计处理,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单一的以绘画童话片段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美术课,还是以说童话故事为主的语文课,都是不太好实现的。学生们在经历了 “赏”、“编”、“创”、“说”的过程中,已悄然地跨越了学科知识之间的鸿沟,达到美术与语言文学整合的教学目的。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在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中,有很多课都可以做这样类似的整合,如水墨国画课,可诗配画;再如《作文插图》一课,也可让文字与图画搭档着来;还如《寓言和神话》、《送你一个书签》、《图画与文字》等等等等。由此可见,文与画之间已不仅仅是碰撞出艺术的火花,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活动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而且也是语言文学知识整合的一种方式。反过来语言文学的内容也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通过其二者的整合,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美术整合教学并不是搞大杂烩,它始终是以美术教学本身为根基,广泛地吸收语言文学中有益的成分,并充分发挥、开辟自己的教学新路,将它们合理、高效地整合到美术课程的系统中来,并切实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唯其如此,美术教学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这也是值得每一个美术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