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以德而耕,识获山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他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胡劲草,四年级语文老师。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建邺区德育工作带头人,建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建邺区师德先进个人。先后参加省市级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荣获一、二等奖。从教以来,开设区级及以上公开课、讲座十余节,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在省市级论文(案例)评选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主持市级规划课题一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课题两项。
今年是我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九年,加上实习时光认真算,也有十年了。这十年,是新城南从建校到名校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十年的青春岁月和生命历程。亲眼见证南校的草木愈发葱茏,见证孩子们从小娃娃长成大姑娘、大小伙,挥手短暂地告别,不断地归来重聚,这期间我自己也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这种生命相连、成长相依的感觉很是奇妙。如果对过往的教育时光做一次整理,我想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两重身份分别聊一聊。
周国平说:“阅读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鼓励孩子们阅读,阅读经典,在班级营造书香班级的氛围,并培养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喜爱阅读,也喜欢上了表达。关于对实事热点的评述,对生活点滴的感触,对生命未来的思索,都会被他们诉诸笔端,记录在班级特色的“家校联系本”上,摘录进班微“是说心语吧”。每学年结束时,这些作品会被汇编、整理、印刷成册,里面除了孩子们的文字,还有他们的照片、绘画作品、新年愿望等。我陪伴第一届春草三班的孩子们走过了6年的春夏秋冬,临别之时,四本班级文集《浅草春光》、《小河夏日》、《林泉秋致》、《沉潜冬藏》满溢着不舍与祝福,将童年美好时光一并打包,陪伴他们前往下一站旅程。目前,向阳八班的孩子们拥有了第一本文集《东方既白》,题目名字取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取逍遥、尽兴的意思。希望孩子们能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仰观宇宙之大,尽享文字之盛。
对了,向阳八班是我第二届班级的名字。孩子们热情向上、阳光有爱。我们给班级定下的口号是: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无惧风霜。在向阳八班,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里有书法展示区、绘画展示区、手工作品展示区,还有一块造型美丽浪漫的小黑板。由孩子们自主跟中队长申报,并做好计划,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的孩子画了漫画,还有的准备了脑筋急转弯,更有同学介绍地理历史知识、国际新闻热点。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有老师同学们过生日时,小黑板上也会精心绘制一块生日蛋糕,并祝寿星们生日快乐。被关注和爱护的感觉谁不喜欢呢?尊重个体,发现优势;搭建平台,适性扬才。在每一次的发现自己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唤醒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潜力,成为更棒的自己。
2022年2月,向阳八班荣获2021年度“南京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2022年3月,荣获2021年度南京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2021年11月,荣获建邺区“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2021年6月,荣获建邺区“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同时,向阳八班也多次在建邺区班集体验收中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对孩子们极大的认可和鼓励!
回首来时路,我想:教育应该是师生间心智交流的精神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质疑和思考、烦恼和快乐、义愤和欢呼、失望和振作,一起飞翔,一起成长。在这美好过程中,只要教师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起自然的内在关联,师生互相温暖,彼此照亮,以一灯传诸灯,而至万灯皆明,终终会让全社会变得温暖而明亮起来。这样的生命,是“长得好”的生命;这样的人生,是经过审视的“值得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