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特色产业铺就乡村“蛭”富路

2023年10月05日 09:57:47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民主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大棚,钢筋、电线在大棚之上有序地铺设开,彰显出现代化技术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景象。大棚外是一小片农田,大棚内则养殖着民主村的增收之宝——水蛭。

  水蛭,又名蚂蟥。人工养殖水蛭蕴藏着巨大的中药药用价值,它的干制品具有破血、清瘀、通经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中风等疾病。对于抑制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水蛭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水蛭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价每斤140到150元。年产可达4万斤到5万斤。”大棚里,宏诚水产养殖公司负责人张士勇正捞起水蛭,仔细检查。随后,他撒了一把螺蛳,当作水蛭的饲料。张士勇告诉记者,水蛭养殖需要每年4月份开始进种,随后“产茧”、孵化、育苗,整个过程都由养殖员完成。将水蛭“幼苗”放入养殖池培育约120天,便能在12月1日左右打捞出成体水蛭用于烘干,烘干的成品便可出售到药厂制药。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水蛭的药用价值被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巨大。民主村瞄准这个商机,将水蛭养殖纳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整体规划。2021年以后,民主村收回部分荒废的产业园区及周边农用地,想方设法让沉睡的土地空间再次“活”起来。积极挖掘农业能手、赴外省调研学习,最终成功招引大户共建水蛭养殖基地。“现在整体规模有60亩地,其中连体大棚40亩地,后面还有20亩地小棚。”张士勇介绍道。大面积的养殖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正常情况下用工30多人,用工高峰期80人左右。工作内容就是打扫卫生、调试设备、撒螺蛳、换水等。”大棚里这些简单的工作,让周边村民不用忍受风吹日晒就能有事做,不用离家就能让钱包鼓起来,真正实现了农村产业便民、乡镇企业惠民的美好图景。

  下一步,淮阴区将继续探索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依托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探索发展之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使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顶梁柱”,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