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1日),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京拉开帷幕,本届融交会重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数字文旅、元宇宙等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家参展单位纷纷带来前沿技术和宝藏产品,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碰撞。
走进融交会现场,观众就能在《登金陵凤凰台》的吟诵中,看到仿生人形机器人再现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南京再会,用诗词互诉衷肠。
这款仿生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68个可动关节以及独特的控制系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捕捉人体动作同步于机器人的各个关节,使机器人的动作更加流畅拟人化。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人正凭“实力”破圈,在不少领域虚拟数字人已经成为帮助我们工作的“数字员工”。
以电商直播为例,位于雨花台区展台的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AI自动一键直播”功能,实现了一部手机就能打造一个直播间。用户在硅基智能的应用程序输入直播关键词,自动生成直播话术,通过真人或虚拟数字人,叠加虚拟背景或真实场景,便可一键接入各类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陈俐伶介绍:“我们输入一个关键词,比如数字城市、数实融合、元宇宙,通过大模型自动生成话术来介绍整个展厅,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进行叠加。成千上百的小店不需要学习如何做直播,就可以一键开播,帮助它拉动线上消费。”
数字光影艺术展、沉浸空间、游戏互动……融交会现场呈现丰富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场景,让市民可观可感可体验。
今年1月,《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展,融交会上,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带来其中的核心展项“一花一世界”,通过视频、声音、动画、装置的组合应用,用数字艺术为南京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
在玄武区展台上,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带来了AIGC山水画生成技术,使用者可以与AI黄公望进行对话,还能将自己的画作融入到名家山水画中。
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晔说:“黄公望的数字人是通过一张照片生成的,后续我们还会把它的数据库模型再加大,来丰富他的内容。”
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本次融交会上也出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应用成果。
南京鼓楼区展台展出了“数字长江”元宇宙博物馆,该博物馆目前依托五马渡长江游轮港设置了体验中心,应用裸眼3D、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展示长江风貌。游客可使用VR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机在线访问博物馆,聆听数字虚拟人讲解,浏览长江文脉演变、文化遗产及长江大保护成果。
“在线上的博物馆中,大家可以直观查看从长江的源头到入海口的风貌。在线下的体验中心,游客可以通过数字交互,去查看长江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南京莫愁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韩佳介绍。
(江苏新闻广播/索浩阳 刘雨薇 姜奇卉 彭迪帆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