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宿迁是中国酒都,而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为了有效预防虫害,提升本土高粱的酿酒品质,在洋河新区,市农科院创新生物防治办法,通过放飞赤眼蜂,以虫治虫,助力粮食增收,农民致富。
像这个叶子上面有这几层排孔,这个就很明显就是玉米螟吃的,根据目前这个排孔情况以及吃的程度,就发现可能应该是在大概一个月之前,这个虫子就已经钻到我们叶子里面,对其进行啃食了。
昨天上午,在洋河新区郑楼张渡村一处高粱地,市农科院金倩博士正在给大家讲解病虫害状况和赤眼蜂放飞事项。记者注意到,叶面上不光有害虫啃食留下的排孔,还有不少花斑。专家介绍,这种蛀蚀情况基本上是高粱条螟所为。通常情况下,高粱条螟和玉米螟两种虫害是混合发生的,而赤眼蜂正是它们的劲敌。
包括后期在穗长上来之后,钻心的一种虫子叫桃蛀螟,它都可以寄生在这些害虫当中,从而把它们的卵杀死,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金倩
宿迁本地螟虫二代羽化高峰大约在八九月份,是赤眼蜂投放的最佳时机,也是高粱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眼下已经是第3次放飞,属于补防阶段。为了让农户们近距离了解赤眼蜂的防治奥秘,金博士从一个白色网状袋中倒出很多黄色小球,每个小球直径约两厘米,这就是赤眼蜂的蜂球。
咱们蜂球打开之后,里面白色的,就是这个柞蚕卵,每一个柞蚕卵里面,可能寄生大概有100多头赤眼蜂,这是它的寄主,暂时先藏在这里面,然后等到大概两三天以后,它就从这个卵里面飞出来。
图片来源:吉林省迪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人员 张超然
专家介绍,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卵寄生蜂,体长仅有0.4到1.2毫米,通常为黄色或黄褐色,宿迁采用赤眼蜂防治高粱虫害已有三年。在25℃的条件下,大约12天,赤眼蜂就可以繁殖一代,并在田间循环往复,将害虫消灭在胚胎时期。
图片来源:吉林省迪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人员 张超然
害虫产卵的时候,它就会自动释放出一种激素。它(赤眼蜂)就通过那种激素,能够定向靶向地找到那个卵,然后它就钻到害虫的卵里面,吸收害虫卵里面的营养,把它咬破,最后,它在里面寄生。
由于每个蜂球里面大概有2500至3000只赤眼蜂,平均每亩地只需要投放6个蜂球即可,而且蜂球外壳采用可降解材质,环保问题不必担心。张渡村农户张兴祥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一亩高粱地三次打药需要15元,目前赤眼蜂防治只需要8.5元,他家流转300亩土地种高粱,光是虫害防治成本就节省了1950元,而且环保无公害。
以前我们种那么多的高粱,靠打药左一次右一次的药,不如现在这个小球子,里面有赤眼蜂把这个害虫杀掉。
此外,记者了解到,不光高粱地里可以放飞赤眼蜂防治害虫,蔬菜地、果园、稻田,都可以使用不同蜂种进行防治。专家提醒,放飞赤眼蜂要选择无大风、降雨等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投放。在释放赤眼蜂前后一周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以免造成伤害。
我们通过此次投放赤眼蜂,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我们很好地探索出“科技+党组织+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也为“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