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两个月里,我省多所中小学周边的交通组织进行了改造,有的在校门口增设“家长等候区”,也有在校园周边设置“守护区”,为新学期做好了准备。
新学期开学,南京交警在多所学校周边采取了“一校一策”针对性措施。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西南门,隔离绿化带“中断”了二十多米,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规整的岛状平台,绿色地面上喷涂有白色的“守护区”字样。
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殷秋敏说,不仅新设“守护区”,还增划减速提示区。“我们在慢车道上画了这种彩色的提示区,提示非机动车在经过学校的门口要减速慢行,注意学生的安全。我们在学校门口也增加了接送学的通道,指示学生可以在人行道上面安全地行走,避免家长再占用人行道。我们也增加了非机动车安全提示停放的提示区,规范了非机动车的停放区域。”
目前,南京全市范围内已梳理出有交通组织改造需求和相应条件的中小学14家,开学前均因地制宜优化改造到位。
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宣传室民警郎伟超介绍,为了解决接送学临时停车问题,交管部门还联合相关单位,陆续试点推行“共享停车场”模式,倡导“学生下车、护学接力、车辆快走”送学模式与“路外停车、学生等车、快速上车”的接学模式。
“我们通过对全市信号灯配时方案做了调整,从暑假模式进入到开学模式,对学校周边的部分道路以黄闪改成过街信号灯红绿灯控制,都是为了方便我们应对学校周边大车流的一个举措。也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对于开车接送要注意掌握提前量,对于非机动车接送小朋友的家长要注意戴头盔。”郎伟超提醒。
从这学期开始,无锡一批校门口的“家长等候区”陆续投入使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新建成的“家长等候区”将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遮风挡雨的空间,保障学生进出校园的通行安全,也能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
在无锡凤翔小学,校门前两侧的家长等候区已经建成,只见座椅、遮阳棚融为一体,不仅让等待有了温情,更渗透着温暖的育人情怀。市民陈锡英说:“我小孙女也在这个学校上学,以前没有这个家长等候区,现在可以遮太阳,下雨也淋不到,非常好。”
同样,在无锡市东林小学,“家长等候区”闪亮登场,党支部副书记宣奕鹏说,学校通过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实用而又有特色,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休憩小站”:“家长等候区可以容纳100-150位家长,可以遮风挡雨,也有休息的座位。虽然说是微改造,微幸福,其实我觉得最终达成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大幸福工程。”
无锡东林古运河小学地处千年古运河畔,悠悠流淌的运河与崭新现代的校园相映成趣。一段满载运河风情的趣味放学路在期待中逐渐绽放,将成为城市风景里新的亮彩与诗意。
古运河小学西入口效果图
流线型的风雨廊架,如同运河水编织的灵动丝带;拾趣步道串联坐凳、景墙,点缀着古往今来咏叹无锡的名人诗篇:“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天下第二泉”……不远处的南长街人行道延伸至校门口,唯美的花境造景化身放学路上的秘密花园,让家长和学生感受一路生花的美好。
兰亭小学
凤翔实验中学
目前,无锡市正在积极推进校门口的“幸福空间”建设,这些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等候区,不仅服务于家长,也能为环卫工人以及一些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休息区。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索浩阳 张君怡 无锡台 通讯员/宁交轩 部分图片/无锡发布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