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无小事,安全重如山,养老机构夜间的消防安全更是所有消防救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8月31日晚,南京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养老机构夜间应急演练,重点关注行动不便者疏散逃生。
应急演练现场,模拟养老院夜间值班人员在巡查中发现2楼区域老年人居室内电路老化导致失火。电气线路故障,出现“火情”后,拉响消防警铃,其他工作人员闻警而动,迅速组织入住老人按照应急路线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单人搬运过程中,采取扶法、抱法、背法三个方式进行救援。双人搬运过程中,采取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的救援方式。“做好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要跟我们的老人,我们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共同商量,哪些属于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从养老机构使用的电器到护理,有些老人男同志一辈子抽烟,管理严格,也许还会有漏洞。”南京建邺区福利院院长易婕说。
负责人表示,目前,三层以上养老院需要在两层以上设避难间。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转移老人,可以将老年人转移到避难间。避难间配置了防火门、防火窗以及消防电话等各种设施,它能起到一定短时间的缓冲作用,而这段时间,完全足够119以及120的专业人员到场。“根据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的要求,半失能老人在一个小时内会进行巡查,从门口看看,对于失能老人,时时都有员工,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南京建邺区福利院院长易婕说。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养老机构夜间消防安全存在着诸多难点,包括员工在岗在勤率较低,处置力量相对薄弱;夜间人员对于火灾预警速度没有白天及时等等。通过这样的演练可以进一步增强部门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从院长到安全管理人员,到厨师每个员工,15个岗位,建立责任体系,下一步对这个责任体系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最后我们会通过联合执法检查,推进安全隐患归零。”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陈永说。
(《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