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向总书记报告】江苏:壮大实体经济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年02月27日 20:20: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江苏视察,为江苏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8500万江苏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努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工。徐工科研人员李长青回忆道,当时总书记坐进一辆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驾驶室,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起重机性能、产量和价格。总书记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总体室主任李长青说:“当时,我们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非常激动。总书记的寄语,更加坚定了我们攻关原创性技术的决心。这几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比一直保持在5%以上,前后累计攻克了近千项核心基础零部件制造技术。很自豪地说,每两年我们就有一款全球吊载能力最强的起重机产品下线,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一吊’的世界纪录。”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除了要让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生产效率也要全面提速。走进徐工底盘装配车间,数字化生产场景随处可见。大屏幕上各种参数不停更新,实时显示角度、力距、拧紧总数等装配情况。当年,为总书记介绍这个底盘装备车间数字化改造的小伙儿陈亮,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骨干。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装配工艺工程师陈亮说:“总书记真的很平易近人。当时,我就站在这里向总书记汇报我们整条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构想。总书记听得很仔细,也很认真,并鼓励我们要不断地勇于创新。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我们整条生产线的数字化生产。”

  五年如一日,陈亮和同事不分昼夜大胆试、大胆闯,啃下了一个又一个装配车间数字化改造的“硬骨头”,促成了大吨位起重机由原来7天生产1台,变为现在日产2台。乘着“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徐工生产车间数字化覆盖率由75%提升到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70%增加到9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徐工快人一步,发布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书记视察徐工时,平台已初具规模并投入运行。作为平台负责人的张启亮,很自豪地向总书记展示了平台建设成果。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说:“我给总书记汇报,当时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4万台设备的数据,都是通过基于北斗系统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终端采集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平台不仅要链接国内,也要链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过五年的发展,汉云平台接入设备涉及2000多种类型,覆盖‘一带一路’沿线80个国家和地区。”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五年来,徐工集团勇攀高端装备制造业制高点,累计拥有行业最多的7个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从第7位上升到连续两年第3位。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增长1.6倍,出口收入增长4.3倍,净利润增长8倍。全球出口最大吨位的伸缩臂风电起重机,已在几千里外的波黑成功首吊。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说:“作为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徐工发展质态的提升,是江苏聚力打造制造强省、厚植实体经济优势的一个缩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不断锤炼实体经济这一“看家本领”,不仅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还通过创新和数字赋能给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深化改革中破除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2022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以上,均居全国第一;物联网、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10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一幅稳中求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江苏展开。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超 李泽灏 耿润方 徐州中心站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