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

2022年12月05日 19:15: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连入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设备近8000万台,相较年初增加了400多万台。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也面临工业软件存在短板、平台底层框架不足等问题,下一阶段平台该在哪些方向上发力?如何实现融通发展?日前,记者走进国家“双跨平台”之一的朗坤智慧,看看他们的思考与实践。

  “以前我们用的国外的产品大概能够支撑10家左右的电厂并发地远程诊断,目前基于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上可以实现百家以上的企业并发地提供远程诊断的服务。以前在设备故障的报警和预警方面,准确率在75%左右,目前经过我们对一些人工智能算法的攻关突破,准确率已经能够达到90%以上,这在行业内也是比较领先的。”

  在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大屏前,11月某天的实时租户达30437个,接入设备2305947台,处理数据量3868TB……朗坤智慧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兼研发总监胡英杰指着其中一个监测点告诉记者,2020年他们与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火电远程诊断中心,一举实现了国产替代,不仅实现了性能升级,更为“保能源安全”赋能。

  “自主可控、自主研发”是朗坤智慧成立之初便坚持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认为,国外的软件涉及信息安全、运维匹配等问题,如就管理流程而言,国外多是扁平化,中国则是职能化,国外的软件跟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不是完全匹配,容易产生信息孤岛:“像化工行业冶金行业,当时都有很多的产线从国外进口,也引进了工业的软件,这些软件到中国来了以后有些水土不服,当时我们就在赛道上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给他做二次化开发,保证它运维。”

  但工业互联网落地并不容易。工业制造涉及的生产设备多,业务链条长,有的方案理论上可行,实际场景中却行不通;或者曾经有效的方案,也无法在同一类型不同公司复制。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旭初表示,他们虽然身为IT工程师,却都要先当好一个业务员,深入企业了解需求。现在他们正在积极打造产品经理团队,实现IT技术与生产线经验语言的融合:“我早期过来其实是做研发的,公司安排去客户那做客户的交互,通过跟客户的不断沟通交流,更容易知道客户是怎么样去工作的,IT的技术怎么使用出来的。现在我们通过产品经理这样的一个角色,听取专家的内容,产品经理把这个内容转化成一个原型,让研发人员可以更好地去做一些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场景的一些问题。”

  “懂业务流程,懂集团到电厂的管理,也懂发电工艺”,这是武爱斌总结的朗坤在电力信息化行业的核心优势。从工业软件起家,以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入手,从一个设备到一个车间、一个工厂,再到一个集团;从参与国内建设,到参与“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朗坤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和工业大数据运营商,今年上半年入选2022国家“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为南京唯一一家,全国目前仅28家:“我们早期的时候是做的重资产流程行业,比如像发电、煤炭这些行业,通过一些积累以后就开始往比如电子、装备制造这些行业离散制造业发展,这个我们叫跨行业。跨领域它可能有设计的,有机械的,有工程的,但是你进入这个领域肯定是要有些专业,所以实际上我们解决的问题还是安全能耗、工业优化、设备可靠性这些共性的问题。”

  眼下,新基建发展与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为互联网平台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去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达600家左右,其中上规模的就有100家。武爱斌介绍,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致分为三类: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通过自有的场景孵化出的;二是大型消费互联网平台转型而来;第三类则是如朗坤这样的独立第三方企业。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精耕细作,相信未来还会涌现更多的区域平台、细分赛道的行业平台。

  不过,就目前看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多是各做各的,竞争多于合作,重复造轮子的现象比较严重。武爱斌认为,平台厂商难凭一己之力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并推广行业标杆,引导平台间资源互补十分必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觉得样板的打造特别重要,能够引领同时积极地参与行业标准的一些制定工作,也带动更多的生态企业一起发展,实现共建、共创、共赢、共享。对于朗坤本身来讲,因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比较快,要继续加入科技投入,实现创新引领,同时多打造一些共性的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让他们敢用,用得起。”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