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水稻收割的好时节,10月22日,位于南通市海门区的江心沙农场水稻正式开镰收割。记者在收割现场看到,数台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稻田中,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稻谷香,一片秋收繁忙景象。
今年,江心沙农场共种植水稻2.9万余亩,受前期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今年水稻开镰收割比往年推迟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苏垦农发江心沙分公司副总经理施磊华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克服了前期的高温阶段和九、十月份的低温灌浆带来的影响,农场上下立足抗灾保长,积极采取施肥、上水、护苗等方法,保障水稻生长。目前,从田间长势和收割情况来看,达到了预期目标。”
施磊华表示,水稻收割之后将及时送往烘干中心进行烘干,在确保品质和粮食安全之后,统一调配至加工车间,按照不同用途进行分批加工。农场全部采用机械化收割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在11月中上旬完成全部水稻的收割,总产量可达1.5万吨左右。施磊华介绍:“烘干完毕并且品质合格的稻谷会根据粮食用途分批处理,比如作为种子的就调配到种子公司,作为商品粮的会统一调配到我们的米业公司。预计11月中下旬,江心沙新鲜大米会正式上市,特别是深受欢迎、按照绿色标准种植的南粳46,将再次与消费者见面。”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