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马瑜婷:满怀热情走好科研自强路

2022年10月13日 21:23:29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为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引进的第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马瑜婷在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踏上了自主科研之路。她带领团队专注于肿瘤免疫学研究,在研究成果上屡创奇迹。10月13日的《二十大代表风采》,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位青年科学家。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马瑜婷正忙着为一次动物实验做最后准备。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夏琳告诉记者,马瑜婷对每个学生都会精心指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他们的专业,会设计不同的实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免疫平台主任马瑜婷说:“我觉得科研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够真正定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做出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  

  马瑜婷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2005年,她跨专业报考了同济医学院的免疫学系,之后,赴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攻读博士。2015年,她婉拒了国外多所科研机构的邀请,加入(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系统性地以放化疗为模型,从“应激与免疫调控”的视角切入,研究细胞应激对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思路: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可以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最终通过自身的免疫应答来清除肿瘤。

  马瑜婷说:“我们希望能做到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些好的靶点,去改进这个疫苗,能做成治疗型的。”

  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医学》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此外,她在精神应激调控肿瘤免疫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经过反复实验,马瑜婷团队找到了压力应激抑制肿瘤治疗效果的“帮凶”——糖皮质激素。借助小分子药物阻断糖皮质激素的受体,能显著改善多种实体肿瘤的化疗、肿瘤疫苗、免疫治疗的效果。她的团队还发现了与压力应激、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这项研究填补了国际上的一项认知空白,为临床肿瘤治疗中关注患者精神障碍及调节、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带来了重要启示。

  马瑜婷说,癌痛的治疗药物其实是非常匮乏的,另外止痛药物往往具有成瘾性,特别需要开发新型的癌痛的治疗药物,不仅能够抑制癌痛还能够增强肿瘤免疫,这是我正在探索的一个方向。

  如今,马瑜婷已经在《科学》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肿瘤免疫领域的论文50余篇,SCI总他引超过6900次。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科研的源头创新,鼓励发现原创靶点、机理和药物分子,这也让马瑜婷对未来走好科研自强路有了更多的信心。

  马瑜婷表示,我们作为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当选二十大代表是非常荣幸的。在参会学习期间,我们也会积极学习党和国家新的部署,特别是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部署,积极地在工作当中去落实。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科研成果回报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叶蓓蓓 董路 苏州台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