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认可劳动的价值 江苏各小学开设丰富多彩劳动课程

2022年10月11日 20:46:2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近日,教育部表示,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鼓励采取多种形式,避免"一刀切"。开学一个多月来,江苏省各地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

  南理工实小:让学生认可劳动价值

  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农具模型。老师还带领孩子们来到学校实践田,讲解农具的使用方法。

  “把收获成熟的稻谷顺着风谷机口塞下去,然后转动叶轮,产生的风就把空的稻谷壳吹走了,剩下的重的饱满颗粒,就顺着这个通道出来了。”

  学校编写了劳动校本教材,依托学校实践田,每个年级设置了包括种植、采摘、手工制作等16个主题,打造日常表现和学段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养成劳动技能,形成一定的劳动习惯,更重要是通过我们特色的校本课程,去提高孩子对劳动的认知,进一步认可劳动的价值,铸造孩子们劳动的品质。”教科室主任杨婷介绍。

  禄口二小:农耕实践基地提供"活教材"

  “我拔不动,哇,我拔出来了,好多好多花生。”

  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农耕实践基地,一派喜人的丰收场景,五年级的学生正在收花生。伴随着孩子的欢笑声,一串串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

  “你看这个坏的不能要了,这种发青的,还没发育好的花生也不能要。”

  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烤花生和盐水花生,一顿简单小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因为亲自参与了整个过程,从拔花生到洗花生、煮花生,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五年级学生朱悦婷说。

  学校把农耕文化、农作物种植技能等融入到教学中。三到六年级学生,每个班都有一块责任田,进行开垦、种植、养护等劳动实践。同时开设创意手工、烹饪课等。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马小燕校长说。

  淮安:传统陶艺体验进校园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开设陶艺特色劳动课程,在陶艺教室,学生们制作出形态多样、充满爱意的陶艺作品。

  “今天我和同学们用高岭土,做了一个天安门的模型,我希望能把它烧制出来,完成我的第一个作品。”学生万梓暄说。

  淮安市多所中小学校联合市青少年宫,开设传统技艺特色劳动课程,让孩子把劳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把陶艺和美育相结合,孩子们在揉、捏、拍、打的过程当中,既培养动手能力,更培育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副校长胡卫俊介绍。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谢健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