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期,我国在海南鹦哥岭、浙江天目山发现了一种名为“白盖鸡油菌”的菌种,经基因测序后确定为新物种,这一发现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微生物学前沿》。不少野生菌爱好者很好奇,这东西能不能吃?
“白盖鸡油菌”菌盖表面光滑,颜色为黄白色至浅奶油色,气味不明显。长期从事菌类研究的专家表示,新物种的发现,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稳定、物种丰富,保护成效显著。不过,千万不要因为它长得比较“可爱”,就尝试去吃它。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师亮说:“业内大家对于它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研究还不够透,所以关于它的可食性也是不太确定的,除非这个菌已经被证实是可以食用的,否则保险起见,不要轻易尝试。”
专家介绍,就普通栽培的食用菌种类而言,目前江苏全省已经能做到全年供应。野生菌,主要在5月到10月温度较高的时候,在草地或林地出现。这些野生菌能不能吃,既不能靠所谓的“经验”,也不要轻信网上的“小窍门”。
师亮说:“很多毒蘑菇和一些野生的食用菌,它的形态上是非常相似的,比方说有些人说颜色特别艳丽的不能吃,但是很多颜色艳丽的蘑菇是能吃的,当谈到颜色艳丽的蘑菇不能吃的时候,老百姓就会讲灰白的就能吃了,但恰恰不是这样,很多灰白的蘑菇毒性非常强。”
食用菌类时,必须牢记一个原则:只吃自己熟悉的。
师亮说:“中毒以后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它的发病潜伏期,有的很短几分钟就发病了,有的甚至是几小时或者几天才发病,尤其是在临床上比较麻烦的,就是一种叫(急性)肝损害型,它的危害非常严重。”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