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年前的“云章公所”回来了 曾是旧时南京云锦织造业行会丨我苏特稿

2022年09月28日 19:32:3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特稿记者/梁振华 编辑/方媛

  近日,在南京市秦淮区万象天地街区的中庭内,“云章公所”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2006年,老城南旧城改造拆迁启动,“云章公所”被保留了下来;2013年,实行落架大修。时隔9年,它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出现在原址上。我苏特稿记者进行了探访。

  时隔9年,“云章公所”原址重现老城南

  “云章公所”原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黑簪巷13号,是旧时南京云锦织造业的行会。它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27年的历史。9月27日,记者在门前看到一块金匾额刻有“云章公所”4个字,两边的落款是“同业公建”和“光绪二十一年正月毂”(毂,古代“谷”字的繁体字,毂旦,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于吉日的代称),上方还刻有“业”和“茧”的繁体字。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淳庆告诉记者,这块匾额上可以获取到该建筑的很多信息,比如说“同业公建”,就是同行业的人共同建造的建筑。

  据了解,“云章公所”在常州、苏州等地都有设立,是估衣业、丝织业等制衣业的行业公会,负责制定行业的规章制度、行规,以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发展。“南京云锦是织造业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云章公所’是记录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见证云锦织造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实物”,淳庆说道。

  修缮团队:尽可能地保留了建筑历史原存部分

  2010年,云章公所被认定为“危险房屋”,墙体破损,砖块疏松,原本承重的木架也已经腐朽,不堪受力。2013年,经过专家论证,采取了“落架大修”的方案,对房屋结构进行勘测,各个部件拍照留档。2018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淳庆教授团队接手该项目进行修缮复原,“当我第一眼看到大量的构件被编号后整齐地摆放在仓库里时,我非常地震撼,它们为‘云章公所’的恢复和修缮提供了基础条件”。

  淳庆教授说,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对“云章公所”进行过调研分析。虽然该建筑并非文物保护单位,但本次修缮设计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原则执行。在整个修缮过程秉承“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严格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修缮手法进行,恢复了该建筑的平面空间布局和历史风貌。“匾额、门框、古井等历史遗存的完整构件,都直接地使用到建筑当中。现在依然能感受到它们历经沧桑的年代感。”

  记者注意到,“云章公所”西面门洞的边柱是罗马柱,具有西方建筑的特点。淳庆说,晚清到民国时期,有很多公所建筑会采用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当时与国外商业交往的影响。

  保护、传承与创新:云锦元素为建筑注入灵魂

  2019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该地块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其中提到,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点的黑簪巷13号“云章公所”,要利用现存建筑构件,按照原样进行保护修缮,延续历史信息和当代价值。此外,还保留了黑簪巷、弓箭坊、丝市口等老地名。

  “云章公所”目前作为商业街区内建筑之一,管理方除了日常的管理和养护之外,还通过云锦制品、云锦书籍和老照片的展示,举办艺术展览。“我们将云锦的文化作为物质载体运用到建筑内,比如说,云锦织机的构件和蚕丝线做成的艺术挂画、还有吧台所使用的背景装饰也是云锦。未来,我们还将以云锦文化为核心举办艺术展,让更多的市民走进这座百年建筑,让‘云章公所’焕发出新的生命。”南京万象天地设计负责人李晓静说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淳庆表示,最大限度地保留“云章公所”的历史信息和原存部分,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南京云锦织造业发展历程的见证,更有助于留存老城南和云锦织造的记忆。

  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家号/我在现场拍照片、@苏友影像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稿”,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