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赞!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热评已速达

2022年09月12日 10:20:44 | 来源:文艺有意思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9月10日晚在江苏卫视首播,我苏、荔枝新闻、大蓝鲸客户端,“文艺有意思”视频号,“梨园漫步”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江苏新闻广播、江苏交通广播网、江苏文艺广播播出了广播版。江苏综艺频道、教育频道、国际频道还将陆续播出。

  太美了!太精彩!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播出后,#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微博主话题累计阅读量目前已达1.3亿次。各地观众、听众、网友戏迷和众多文艺专家反响热烈,纷纷给予点赞好评!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

  锡剧《玉蜻蜓》是倪同芳老师和传人季春艳合作演绎的精彩节目。短短的一个节目,首先以锡剧的代际传承为背景,引出倪老师和学生季春艳的师徒情深,然后进入节目的核心内容。季春艳演唱的传统经典《玉蜻蜓》的主要抒情段落,完美展示了锡剧的华彩音乐,她的唱腔委婉动听,情感浓郁,身段优美,非常典型地体现了锡剧传统的清纯秀丽的风格。节目在电视拍摄手段运用上细腻讲究,尤其是在近景处理时有意识地虚化背景,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表演者身上,通过镜头语言强化了戏剧效果,在电视晚会的戏曲呈现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池浚

  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国家京剧院编剧、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沉浸江南水乡风韵,品味传统美学风范,彰显时代精神风貌,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在守正创新中与全国观众共享中秋、共祝团圆,以中华戏曲借月抒情、寄月咏怀。

  晚会群星荟萃,既邀请到来自北京的著名艺术家,又以最强阵容集结了江苏戏曲界的顶尖艺术家,还展示了当地青春靓丽的后起之秀。传统经典与新创精品交相辉映,开场的江苏稀有剧种联唱充满乡土气息,让人倍感亲切。晚会高潮,一曲戏曲改编版《领航》更体现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诗意表达。

  整台晚会运用科技手段,通过影视化拍摄,打造跨界融合作品,营造虚实结合、飘逸唯美的沉浸感。以清新之风为传统戏曲赋能,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古典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意趣的融合,在数字化呈现、网络化传播中,展示江苏戏曲这支新时代戏曲艺术“梦之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形象。

  邹元江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兼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

  昨晚看了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感到特别高兴!这些年江苏的戏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古老的昆剧焕发出了青春,出现了青春版《牡丹亭》《梅兰芳.当年梅郎》《瞿秋白》《顾炎武》等一批优秀剧目,也培养了柯军等一批优秀艺术家和罗周等优秀剧作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但昨晚的演出却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昆剧在当代的辉煌,更让我们惊叹江苏原来也是戏曲之乡,不仅有地域特色的苏剧、扬剧、淮剧、锡剧、通剧、丹剧等的传承,也有越剧、黄梅戏等外来剧种的流播,也是京剧艺术百多年来的重镇,当年梅兰芳在南通更俗剧场的演唱风采至今仍在江苏这个戏剧大省传扬。这一些剧种不仅创作了一批经典剧目,而且也培养了一批梅花奖得主,像王芳、陈澄等艺术家早就名扬天下。江苏省之所以取得各剧种生态如此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局面,虽然得益于地域经济的高度发达的溢出效益,但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批文化人的坚守和政府的强有力的引导。江苏是一个文化厚积极深的一块土地,人们都对自己的故土文化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痴迷,这就是江苏戏曲之幸,也是江苏、乃至全国百姓之幸!

  魏锦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壬寅中秋,江苏中秋戏曲晚会打破常规舞台,面向电视和网络直播。这更像是一场江苏戏曲精萃速览。晚会精选江苏省十余个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唱段,典雅如昆、苏,质朴如淮、扬,更有海门山歌、通剧、丹剧、丁丁腔等稀有剧种展示,以戏曲剧种的丰富多彩彰显了江苏地域文化的多元共生。唱段选择以“团圆”为主题,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现代新创剧目选段,都紧贴主题,足见各剧种剧目之包蕴丰厚。师生同台表演的环节,既见戏曲传承之生生不息,也以此种方式致敬了我国第38个教师节。传统且先锋的柯军先生与其弟子的演出则将视野投向整个长江文明。这使身处长江中上游的我亦心生感慨:戏曲之美,美美与共,自当与这奔涌的长江、当空的皓月一样,众生共赏。

  张之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研究员

  明月年年有,戏年年唱,晚会也越来越层出不穷,但是2022年的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因为自己偶然的关注,却看到了江苏省戏曲发展的巨大潜力,也让我理解了江苏省成为中国当今戏曲大省的密码。注重戏曲剧种的多元发展,关注稀有地方剧种的发展生态;传承性与创造性并举,或许就是江苏戏曲繁荣发展,戏曲梅花奖演员众多的关键。

  戏曲是表演的艺术,它是需要好角儿来托举的,看着这满台江苏省内老中青不同代际的梅花奖得主,就知道江苏对戏曲人才的培育是经年已久的,而传承必然是一支在弦上的箭。在这台中秋戏曲晚会上戏曲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以李亦洁与朱青的京剧传承、石小梅与施夏明的昆曲传承、李政成与游佳琦的扬剧传承、陈澄与蔡娟的淮剧传承、倪同芳与季春艳的锡剧传承、柯军与吴亮亮、杨阳的昆剧武戏传承的不同呈现方式放大于荧屏,令人动容。在戏曲圈层曾经最主体、最复杂、最具情感载体的师与徒同场、同台,不仅沉淀出中国古老师徒之间传技、授艺的互动,更重要还点明了教做人的情感纽带,正是这种深邃的师徒平衡的状态,让中国戏曲传承得以良好的延续。当我看到石小梅身着素衣,施夏明在其身后,二人同台同和一曲《牡丹亭》选段,我看到了如影相传的延续;当我看到陈澄与爱徒蔡娟同台竞技《牙痕记》,那种相得益彰的张力,我看到了青蓝之胜;当我看到柯军带着杨阳、吴亮亮,以三星堆的神秘来传承昆曲武戏,我看到了他对徒弟谨守戏曲功法,也要向前走的告诫。这是一种戏曲人所表现出的从艺术到生活的传承关系。

  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几百年中国戏曲文化所沉淀出的一切,值得今天的人思索,如父、如母和如子、如女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在传帮、引领、对视、欣赏之路上塑造了戏曲的灿烂,江苏的戏曲人悟到了,所以,江苏的戏曲是会向着未来而生的……

  高山冰

  南京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

  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在这里,古典美学与数字技术共创,传统程式与现代手法共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梨园中秋”的江苏画卷,在对经典的诠释中注入了“华彩盛世”的时代精神。戏曲、光影、动画与视频技术融为一体,《叱咤星河》的青铜造像、《绣娘》的飞针走线、《牡丹亭》的亭台楼榭……在为观众提供更具真实感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中秋戏韵的交互性和沉浸感,满足了观众对回归艺术现场的需求,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命力。

  景俊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以“稀有剧种”的展示开篇,在时代的旋律中推向高潮,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既继续了传统,又融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晚会剧目品种繁多,体现了江苏作为戏曲大省、强省的厚度。越剧《梁祝》、黄梅戏《刘海戏金蟾》、锡剧《装台》、苏剧《秀娘》、扬剧《珍珠塔》等次第呈现了江苏的大剧种,王芳、周东亮等梅花奖演员的倾情演绎,体现了人才强戏的历史必然。创意武戏《叱咤星河》,则展现了三星堆文化与戏曲艺术的嫁接。李胜素、于魁智、孙娟等外省市著名戏曲演员的加盟,体现了江苏的包容胸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艺术必须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外学内练、交流互鉴,如此,则戏曲艺术的发展必能继往开来、流长源远。

  舒克

  江苏影视评论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传统中秋佳节,是庆贺丰收的欢乐节日,故而形成了各种各样表达丰硕成果的民俗文化。壬寅虎年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创作者深谙其道,秉承中国戏剧艺术优良传统,以传承、保护、创新相融合为主旨,既全面展示江苏区域锡剧、扬剧、淮剧、通剧等等各类大小地方剧种的缤纷色彩,又致敬大剧种京剧、昆曲以及越剧、黄梅戏等拥有全国影响力的他省剧种!

  晚会整场精彩纷呈,尤其是各剧种新老名家同台亮相的段落,让人在深深感悟传统戏剧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内涵的同时,也十二分地赞赏与庆幸:我们的优秀戏剧艺术,能够代代相传!除了古老的名剧名段,观众还能非常惊喜地看到艺术家们的最新创作,比如昆剧大家柯军先生的《叱咤星河》,以当下震惊世界的三星堆考古为题材,生动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交融!而且表演同样采取了老带少,老少携手,新老交替的方式,让无数观众大呼过瘾!

  土土绒

  知名评论员

  将传统戏曲艺术搬上电视屏幕,必然要通过现代电视技术对戏曲艺术进行一次“再表达”。而这正是电视戏曲晚会的难点之一,也是许多爱戏人所疑虑的关键点。事实证明,这次中秋戏曲晚会善用现代技术而不炫技,充分做到了技术为艺术服务,技术为艺术增色,精心呵护着戏曲工作者和戏迷们的爱戏之情。

  于是我们看到,在山明水秀间,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依依不舍,指着廊前绿荫婉转唱出:“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在圆月清辉下,刘海送金蟾回家,和着月光灯影脉脉咏叹:“抬头仰见天上月,低首俯视水中星……”实景与戏韵圆融贴合,外场与内场无缝对接。依靠现代电视技术,一台晚会,将吴风汉韵、山河秀丽都纳入其中。

  以收放自如的视野,宏阔与精致兼具的设计,承载丰富多彩的剧种,文戏韵味十足,武戏酣畅淋漓,怎能不成一场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

  高利平

  新华日报文化记者

  婉转悠扬,赏心悦目,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可谓是一场精雕细琢的视听盛宴。“梅花”朵朵轮番登场,京昆锡扬曲曲动听。在这场晚会中,我们即体会到了传统戏曲的声腔之美、韵味之醇,更震撼于高科技数字影像技术赋予传统戏曲的时代气息。纤纤玉指,潇洒身姿,戏曲演员的一颦一笑和每一个细节都极致展现并定格在精美的画面之中,夺人眼球。石小梅、倪同芳、柯军、李政成、李奕洁、陈澄等六位名师和高徒的同台真是珠联璧合,让人不得不感叹戏曲艺术的代代接续,生生不息。其中,创意武戏《叱咤星河》融合了历史与现代、虚幻与现实,以唱、念、做、打的形式赋予青铜人像以生命力,在古老戏曲艺术与古代文明相通的瞬间,向观众展示了江苏戏曲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尝试,令人久久回味。

  武成刚

  江苏省演艺集团青年编剧

  本届江苏中秋戏晚,姹紫嫣红、戏韵万千,一如既往地汇聚了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与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的新创现实力作,观众们得以饱览江苏戏曲百花园的芳华,实实在在过足了戏瘾!

  2022年的中秋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陪伴了戏迷观众十六载的江苏中秋戏晚与教师节美丽相逢,唱响了“传承”与“团圆”两大主题。名师带徒、师生传承的篇章,可谓惊喜万千。京、昆、锡、扬、淮各剧种的领军人物、名家名师,携弟子同台亮相,将宝贵的艺术财富代代传承,充分展示了繁荣江苏戏曲的生生不息之火。借用别开生面的创意武戏《叱咤星河》中的点睛之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江苏这片文艺的热土上,必将“代代开承群峰高”!

  陆丽云

  戏迷/资深报刊编辑

  关注戏曲,一方面源于小时候的生活印记,那时候偶尔会跟着外婆去看戏,次数不多但印象深刻,珍珠塔、双推磨等等,也成为自己爱上戏曲的缘由。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陪伴老母亲,老母亲爱看锡剧、越剧,听戏于老人是一种享受。跟举办了16届的江苏中秋戏曲晚会正结缘于此。其实戏曲这种舞台艺术也是中国古代普罗大众受教育的方式之一。普通大众通过舞台讲述的故事,明辨是非,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进一步规范社会规则。如今的现实题材作品更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这就是戏剧的力量。虽然这几年疫情原因走进戏院的机会少了,但电视与线上直播弥补了这一缺憾,而且还可反复回看、反复品味。或许,这也是数智化技术带给我们普通百姓的一种福利吧。

  更多评论将陆续刊出,欢迎大家留言~

  真是意犹未尽,好想再回味晚会精彩内容~现在就满足你的愿望,通过短视频来回顾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