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王强老师,我们想念您……

2022年09月08日 20:37:2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王强,是原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今天(9月8日)上午,盐城师范学院举行纪念王强同志逝世十周年座谈会,追忆学习王强老师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盐城师院“70后”教授王强从事高校思想政法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耕耘不辍,做出了卓越的业绩。在王强的带领下 ,2008年盐城师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而王强也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 ,实现了学校同类项目申报立项零的突破。他在病榻上完成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 ”政策研究》荣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光明日报》在《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O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的报道中,对王强的事迹作了高度概括:“病榻上指导论文,治疗中完成书稿,这种超乎寻常的授课、立说,让师者的风范长久留存在学子的记忆深入,让学者的品格随着书香远播千里……”。

  “王强和我的儿子同龄,高中三年同班,所以我很早就熟悉王强了。”原学校政史系主任、退休教师王文华回忆说,王强毕业分配到学校时,看到前辈的备课笔记,立即要求借阅。他要求自己上一节课要用十倍的时间、精力进行备课。他做人厚道、做事踏实。对其他师生的要求,有求必应。王文华老师说,王强教的是公共政治理论课,他认为这门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本是一门看似枯燥的课,我要让学生知道它的价值。”他的课讲究互动性,讲得深入浅出,激情洋溢,智慧风趣,赢得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平常,我遇到困难、遇到难题,我会问自己‘假如是王强老师,他会怎么做?他会怎么办 ?’我对王老师的景仰,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精力的力量,一种精神的指引。”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娟饱含深情地说,王强是她的实习指导老师,王老师辞世后,高娟参与了王强事迹巡访活动、报告稿的撰写,并承担起“王强先进事迹展览室”的宣讲。她感觉自己是在接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从刚开始的惋惜、哀痛,到现在更多的是被他的精神鼓舞激励着,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高娟介绍说,“在讲解中听到参观者窃窃私语:生病了,还在做研究。我随即说‘是因为热爱’。人患重病、在强留之际最想做的事,一定是最牵挂的事儿,最热爱的事儿。”

  盐城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曾经是王强事迹宣传的组织者之一。李荣庆在座谈会上说,学生交不起学费,王强老师帮助代交;学生家庭有困难,王强老师悄悄塞给几百元钱;学生生病,他从三楼背到一楼并送到医院,帮助垫付医药费;他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要有品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通。在弥留之际,王强把资料留给其他老师,要求继续研究下去。“每次宣传宣讲王强老师的事迹,就是一次洗礼,就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我总是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王强事迹感动着老师们,同样也激励着许许多多莘莘学子。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新生第一课’便是参观王强先进事迹展览室,当时就非常渴望自己能够成为展览室的一员,可以站在离王强精神更近的地方,领会王强精神。” 丁文琦同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思政专业的学生,如今她担任着王强事迹展览室的讲解员,她说自己已经大三了,明年就要与展览室告别了,但是她会继续努力,尽自己所能宣传宣讲好王强事迹。“因为,在为一位高尚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在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丁文琦感慨地表示。

  盐城师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20级学生陈翰骎告诉记者,王强老师的事迹一直激励鼓舞着自己:“42岁的厚重生命,承载了一部20万字的专著,10多篇权威期刊论文,指导了28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很难想象这是一位饱受病痛折磨4年的癌症晚期病人所迸发的生命能量,其背后所支撑的毅力与生命的顽强令人心怀敬畏。”

  据悉,盐城师院近期将开展纪念王强逝世十周、学习王强先进事迹系列活动。把学习王强先进事迹活动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利用党(团)日活动组织收看《信仰之光》、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视频;各学院组织开展“学习王强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人民满意‘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王强同志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等。

  (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沈春良  通讯员/孙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