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我必为之。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首创“人社通”便民服务信息平台,采取纵向整合、横向联合、多元融合的方式,将社保、民政、医保等26大类业务410项事项的办理直达村居社区。这一创新举措,先后被江苏省和国家人社部门通过融媒体向全国推介。随机调查结果表明,群众满意率达100%。
打通堵点 “三位一体”惠民生
一直以来,以全区域、全周期为服务内容的人社服务“办事难、办理烦、办结慢”成了民众心中的一大痛点,机关服务大厅内外曾出现过1500多人长队等待的现象,百姓对此反响强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步伐加快,射阳县于近年投入1000多万元,研发建立“移动端+桌面端+后台支持系统”三位一体的“人社通”平台,纳入6大类共129项业务,在全市率先形成县镇村三级一体化服务、一窗口通办的新模式,打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如今,走进射阳县市民中心人社服务区,敞开式的服务窗口、成排的自助服务设备、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温馨整洁的办事环境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赞不绝口。家住碧桂园的刘先生在这里成功办理了社保卡申报业务,“不需要排队,几分钟就办好了!效率很高!”快捷方便的服务让他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以来,射阳县通过省人社一体化系统和县“人社通”平台高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周期村村办+人社通+人社清”县镇村三级综柜经办品牌,突破服务半径,实现县、镇、村和金融机构290个服务大厅“一窗受理、三级通办”,在全省率先推进窗口受理“四同步”的闭环管理模式。同时快速上线社保“一件事”配套改革,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与此同时,在横向上突破部门界限,探索涉及医保、民政、卫健、公积金等多部门“社保入口一件事”,延伸公共服务事项,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便捷高效 “一网通办”受点赞
射阳“人社通”线上三级贯通实现一网通办,涉及的不仅是技术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关系思想引领、观念更新和组织协调。之所以深受百姓称赞,主要得益于功能的优化和流程的简化。突出表现在“六个一”:一号全域通办、一屏智能快办、一键全程导办、一码受理转办、一事凭条查办、一个标准照办。
在位于兴桥镇红星居委会的为民服务大厅里,村民陈玉才成功办理了社保业务。“以前申请退休要到县城去办,花很长时间。现在村里有了人社通,到这里几分钟就办完了,很方便。”陈大爷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办理退休手续,这是他从没想到的事。
坚持“三先三后”工作原则:一是先试点后全面。先在兴桥镇红星村试点,再在各镇区人社服务大厅上线办理,之后在全县村居推开。二是先系统内后系统外。在人社系统内部三级经办机构都能有序接受所有下沉业务的基础上,再扩大到企业、合作金融机构等系统外网点,确保平稳推进。三是先承诺件后即办件。先确保承诺件的办理质量,再逐步分别开通即办件的业务,进而大大提高办理人员与业务需要的能力匹配度。
品牌追求 创优服务无止境
从线下柜台到线上平台,从看人脸面到看机界面,从纸上文件到数字软件,射阳“人社通”把公共服务通向村头的同时,更通向了大众的心头。
今年4月,长荡镇港南社区的李老爹为因上海疫情影响无法去闵行区社保机构开具转移凭证发愁,没想到原来需要两个月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只需在家门口的村部,动动手指一次不用跑就办成了。港南社区人社窗口运行7个月以来,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200多人次,新增灵活就业新参保超过30人。一名75岁的老大爷朱良明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人社通”服务好。
自“人社通”上线以来,该县通过平台办理业务16.22万人,服务群众98471人,三级“人社通”每月业务办理量约1.5万件。今年2月份“人社清”上线以来,线上访问量约2万余次。变进城办为家门口办、变线下办为线上办和手机上办、变固定办为随时办、变看人办为透明办,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显形或隐形成本,这是一笔便民服务的经济账,也是一笔营造风清气正环境的政治账。相关部门随机抽取县、镇、村三级各30名办事群众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群众对社保“村村办”满意度达100%。“我们将进一步在用户侧和审批侧着力,完善软件,提升硬件,确保把‘人社服务人民、实干办好实事’的理念落到实处,真正使线上服务有速度,线下服务有温度。”射阳县人社局局长李炜介绍道。
射阳“人社通”的服务对象涵盖了公民个体、法人主体、城乡全体,将幸福直通到百姓家门口,通过数字赋能找到了“美好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射阳县融媒体中心/夏元祥 李盼 刘德钊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