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解民所需 心旷神怡 | 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年07月28日 19:06: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十年阔步前行,大地无边光景;风吹麦浪,丰盈大国粮仓;产业兴旺,筑牢发展基石;山水入画,留住美丽乡愁;和谐文明,照耀幸福家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见证乡村巨变 ,续写奋斗华章!


       说到淮安市盱眙县,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龙虾”。小龙虾是盱眙一张闪亮的名片,而在这之外,盱眙还有着更多的精彩。7月25—26号,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淮安,和大家一起去看看不一样的盱眙。

  
      中国首位航母女舵手/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斜杠青年徐玲带领村民致富

  在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说到徐玲,几乎没有村民不知道。徐玲,85后,曾是中国海军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的首位女操舵手,2013年退伍后,进入盱眙县地方海事处工作,现在是盱眙县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

  2022年1月,徐玲到芦沟社区任职,成为一名“兵支书”。如何以小龙虾为依托带领村民们富起来,是徐玲就任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芦沟社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内,有1200亩“虾稻共生”田。今年,社区还试验了60亩“虾蟹稻”田,土地的使用率更高,村民的增收率也在上升。

  小龙虾上市时节,徐玲隔三岔五就赶着大早来到村民承包的田地里。算起今年社区的龙虾养殖经济账,徐玲信心满满,她说,今年当地虾稻共生每亩可以增收2000-4000元不等的价格,“稻虾共生”为芦沟铺就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腰包鼓了起来,精神也富了起来,生活在芦沟社区的村民越来越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徐玲的带领下,芦沟社区开展了“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每名骨干党员联系多户群众。在定期走访、直接服务群众过程中收集民情民意,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芦沟社区近七成居民是老人,考虑到他们中很多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为了满足老年群体便捷、舒适、优惠的就餐服务需求,今年芦沟社区还开办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食堂。食堂从老人的饮食结构、膳食营养和口味多样化等角度科学搭配,每天四菜一汤,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幸福。

  登上芦沟社区稻虾共生产业园观景台,一派灰瓦白墙、虾红稻绿、水鸟阵阵的景象映入眼帘。园区和芦沟小区已经成为有机整体,这里既是全镇稻虾共生发展的科技园,更是芦沟人民的幸福家园。

  “偏向陡山行”——寻访宝藏村落里的“四朵金花”

  盛夏时节,从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高大的仿古门楼进村,沿着青砖小道上行,草木葱郁、溪水潺潺,房屋零落地点缀在乡间,精致古朴,犹如水墨画一般。

  几年前,陡山村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破旧山村,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望不到金山银山。而现在,陡山村依托全域旅游,将全村的产业发展当成旅游景点来打造,蝶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田园。

  在这个宝藏村落里有四处景点,前门山居、桃李天泉、韩郢田园、淮南新四军后勤基地,它们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四朵金花”。这四朵金花都是在房屋原址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进行改建、翻建、新建。

  比如前门山居,就是游客们来陡山必打卡的景点。这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树、水塘、碑石,依托自身资源打造果园小筑和临水步道等群众休闲景观,徽派风格的房屋村巷勾起村民和游客对美的追求。

  “四朵金花”串连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路”。在这条旅游线路上,有一个“美食担当”——百草园富硒黄桃产业园,这里盛产富硒黄桃、水蜜桃,200亩桃园里种植了20多个品种,采摘加销售,每亩桃园能带来上万元收入。

       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时节,一枚枚鲜桃挂满枝头。如今,陡山村的黄桃采摘种植规模已经超过3000亩,桃子也成为陡山村致富的“金果子”。

  村民带动村民,除了桃子种植外,目前,陡山全村范围内有农家乐、精品民宿28家,参与乡村旅游的村民超过1000人。围绕乡村休闲旅游和特色产业有机融合,陡山村民的致富道路正越走越宽。

  龙虾之都,生态家园,盱眙,这颗淮河流域的明珠,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并将更加夺目璀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杨欢 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 盱眙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