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老百姓受委屈说不出,这‘哑巴吃黄连’的日子必须成为过去式。”这是张庄村书记常挂在嘴边的话。自启动“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协商议事工作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码上议”成为了解民意、关心民生的有效渠道,根据需求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揪心事、烦心事,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将“群众呼声”变为“幸福掌声”。
“码上议”强化社区治理
在洪渠社区协商议事室内,召集人社区党委书记杨永华主持召开协商议事会,这次是针对居民经常反映幸福广场小吃街下水管道长期溢满,物业对其不管不问的问题,居民、社区、物业等进行了充分沟通协商。
协商会上,业主代表开门见山地说:“小吃街下水管道溢满长期无人问津?”物管会臧金兰说:“好几次联系物业不予搭理,那我们遇到问题向谁反映?”业主王步飞接着说:“希望今天协商好问题,另外遇到问题能有物业及时帮我们解决。”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热烈,社区干部、政协委员、物业公司等各方代表都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会上也将此问题上传“码上议”,让社区更多人参与讨论。
随后“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平台上汇聚多方智慧,既借鉴物业管理条例又结合居民自治意见和建议,议出了幸福广场物业管理的新思路。社区群众纷纷表示,有了这个“码上议”大伙都能参与提意见了,手机扫码就能看到内容,很方便。
“码上议”议出人文关怀
近年来三河镇很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三河镇一直高度重视此问题,积极开展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致力于实现帮扶全覆盖。
在三河镇协商议事室,召集人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周承杰主持召开协商议事会,主要就“如何更好地帮扶困难学生”等内容进行了充分沟通协商。“我们希望能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物质与精神等多方面的爱心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区政协委员宗长红建议。与会协商人员纷纷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件关爱留守困难儿童的好事,关爱儿童、关爱下一代、关爱国家的未来,支持!点赞!”“关爱留守困难儿童,奉献我们的爱心,让明天更美好。”在外务工的居民纷纷通过“码”上议平台参与留言讨论。
“码上议”推动乡村发展
针对群众在“码上议”上提到的岔河镇韦集村加快产业富民和脱贫攻坚行动建设中的问题,岔河相关领导迅速组织调研,调研中发现韦集村因缺乏技术、经验不足、缺乏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种植的效果差,收益不高,打击了种田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协商以750-800元/亩价格租赁,租赁期十年,随着粮价每年不断提升,村民收入降低,因而出现情绪波动。
韦集村组织召开“有事好商量”产业富民和脱贫攻坚行动专题协商会,各方在彼此深入沟通交流后,一致同意由岔河镇韦集村与上级农业部门对接,积极协调,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康养休闲、特色种植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和绿色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鼓励村民在旅游、餐饮等周边服务项目中发展副业,以此带动村民在产业链条上多多收益。
据了解,韦集村招引了1.6亿元高效农业项目,每亩租金1000元流转4000亩土地,建成淮安成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精品设施蔬菜大棚土地600亩、采摘园80亩,华斯特肉鸡养殖基地300多亩,稻蟹混合种养3000多亩,安置贫困劳动力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