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普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8.7%,是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中,科技支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如何融合?智慧化赋能养老产业路在何方?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老龄产业与智慧养老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苏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胡学同,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产业投资部主任吴昕,系统分析了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展望了行业未来趋势,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新认识和新思路。
智慧健康养老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
智慧化是中国养老的必然选择,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机遇,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01
智慧解决养老供需矛盾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巨大,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4400万人,完全失能的老人近1000万。相较于健康、低龄老人而言,更多的养老压力集中在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护理服务中。面对如此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的养老市场似乎还有些“措手不及”。
从家庭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90%老年人将在家中进行养老,但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下,“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减弱。
从社会角度来看,养老机构资源严重不足,经常会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养老护理人员也存在巨大缺口,目前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但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
养老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情况日益突出。而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正是破解中国养老供需困境的关键之举。
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智慧健康养老借助智能手段提高养老供给效率。智能护理床、护理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能够及时判断老人生理状况,辅助护理人员提供基础工作,将一些固定的、模式化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减轻养老服务人员负担。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智能手段实现了将机构专业化护理延伸到家庭,为家庭养老功能提供有力支撑。在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智慧健康养老成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必要手段。
02
智慧助力养老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的内涵不断延拓,不仅需要解决供需问题,还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多重要求。
从安全角度来看,老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面临着更多的潜在安全问题。摔倒、走失等事件频发,此外还有众多的养老机构安全事故和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隐患,如何全面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攻克的难题。
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2.6亿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接近1.8亿,大多数老年人存在长寿但不健康的问题。不容乐观的健康状况给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挑战。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我国60岁以上老人抑郁症发病率已经高达13%,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生活照顾陪伴等高层次养老需求日益凸显。
智慧健康养老依托科技设备和系统能够解决传统养老无法解决的老年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养老难题。例如,智能设备能够应对老人日常健康管理需求,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监测精度和康复训练效果,一些设备已经达到了医疗器械的要求,可以支持临床诊断。同时具有防跌倒、防走失功能、全天候保障老人安全。陪护机器人能够为老人提供情感慰藉、互动娱乐,极大地降低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智慧健康养老通过科技赋能让老年人共享时代发展成果,满足亿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我国养老服务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03
智慧驱动养老治理变革
新时代下,我国面临着如何构建现代老龄化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转变,养老治理理念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过去几十年我国老龄治理的重心一直在政策制定上,仅“十三五”期间就出台了300余项涉老政策。
然而受制于资源制约,传统的养老治理模式存在无序、不平衡现象。有关政策的执行和评估未能落实,存在高龄津贴违规发放、养老机构违规设立、养老服务流程不透明、突发事件处理不明确等问题。随着养老治理目标从兜底保障养老逐步扩展到普惠养老,政府的治理效率和水平也需要全面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成为推进养老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
智慧健康养老可以通过建立老龄人群数据库及养老服务电子化档案,实时掌握区域老年人动态,精准落实养老机构补贴发放,做好应急保障及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以此增强对风险的前瞻性管理。
一体化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可以推动多元主体的利益整合,提高社会资源调动能力,打破机构之间的边界,有效整合卫生、民政和社保部门资源,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利支撑。目前,国家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是贯彻国家“互联网+”发展理念,实现区域养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04
智慧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
智慧健康养老的发展能够促进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下,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要着力从供给侧发力,增加高品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激发由消费带动的老龄人口红利。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有利于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消费需求,激发约占总人口数量1/5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持续扩大内需,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报道摘自论文《智慧赋能养老 展望银发新时代》,全文发表于《社会福利》(实务版)2021年7月刊,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