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身是冰冷的,智慧健康养老的愿景是将冰冷的技术转化为具有温度的服务,以智慧的理念、方式方法改善养老供给,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和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的主动选择。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01
新兴技术全方位赋能
科学技术是智慧健康养老的核心,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决定着未来养老的智慧化水平。
新兴技术正在逐步落地应用到养老实践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感知及监测成为可能,满足老年人健康监测等需求;5G技术的发展使随时随地的宽带连接及海量的机器接入成为可能,给采集到的各类数据提供可靠的传输通道;大数据技术让人类拥有了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处理方法,帮助企业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老年人真实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赋予机器更多“智慧”,使其在交互与运行过程中更加适老化;云计算技术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了必须的算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响应老年人需求。
国家针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每年发布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针对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智能居住环境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研发,在养老技术上不断推动创新。
02
产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经过近年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种类不断丰富。
从产品来看,种类包括健康管理类、康复辅助类、安全监护类、生活照护类、情感陪护类以及平台系统类,能够覆盖到老年人多层次日常需求。设备型产品种类较多,健康检测、定位、一键呼叫等功能广泛应用到了老人生活中。平台系统类产品是智慧健康养老的关键枢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养老信息资源连接各类主体,也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通道。目前智慧健康养老平台的功能设计日臻完善,能够打通医、康、养、吃、购、行、娱养老需求。省市级别已经基本建立了连接城市养老资源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
总体来看,设备型产品目前存在碎片化问题,智能化和适老化水平不足。部分设备脱离实际需求,将智能设备的高端化和精妙化视为智慧健康养老的重点,普惠型设备供不应求。平台间统一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存在阻碍,落后地区及农村的平台建设还未全面推进。
从服务来看,养老服务的普惠性、多样性和及时性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专业性上仍然缺乏,智能设备与配套服务间的连接不够紧密。
03
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在各方力量参与支持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从产业参与主体来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国有企业、保险机构、房地产公司等行业投资者,多元化企业的加入将不断为智慧健康养老行业注入新发展活力。房地产、险资的智慧健康养老实践开始进入标准化、连锁化的有序扩张阶段,国有企业也在陆续进行养老机构上的布局投资。
从产业组织形式来看,各区域积极构建了覆盖老人基本需求的智慧健康养老全产业链服务圈。产业链不断延长,跨界融合了医疗、家政、餐饮等众多行业。服务模式多样,企业通过外包等形式充分发挥了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硬件厂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等主体间的经营模式进行多样化融合,已经初步形成以产品服务为核心,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
从公共服务来看,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行业交流,2019年我国成立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智慧健康养老 50人论坛”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推广活动和理论研究,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04
顶层设计基本成型
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针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是较为宏观的倡导性和引导性政策,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顶层环境,宣传了智慧健康养老理念。
2017年我国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2017至2020年开展了四批次试点示范评选,共计167家企业,297个示范街道(乡镇)和69个示范基地入围,示范效应初现。发布两版本《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涉及118个产品和120项服务,积极引导消费市场。
但是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协同性有待加强,各部门从政策、资金、制度上聚焦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局面还未形成。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01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渗透和健康养老需求的释放,智慧健康养老技术的内涵和外沿将不断延拓。技术将进一步发展适用于智慧健康养老终端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攻关适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脑机接口、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中台的普及,将推动养老大数据方法库、算法库和模型库的形成,在技术上实现各政府部门互联互通,并和医院、社区等数据整合,挖掘并深度利用数据价值,真正体现智慧化养老。
02
产品供给能力提高
作为产业的终端环节,产品直接决定着老人的使用感受,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将在功能、智能水平和适老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升级。未来将以实际养老需求场景为导向,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功能集成度提高,产品趋于模块化设计,更加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产品的技术集成创新不断加强,健康养老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强;产品适老化水平提高,普适性产品加快普及应用。智慧健康养老平台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拓展,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养老机构和各街道将实现信息化全覆盖,逐步推动城市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延伸,实现城乡养老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养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挖掘新价值,让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更精准高效运行。
03
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随着人们对智慧健康养老关注度不断提高,市场将加速构建成熟产业生态。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搭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提高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标准体系逐步构建,重点产品标准不断完善,数据传输及平台接口实现统一,检测认证服务不断深入,实现国家层面数据统一、监管统一、调度统一。行业宣传推广加强,展览会、高峰论坛、体验馆等活动的组织更加积极活跃,跨行跨界交流持续开展,相关产品服务加速渗透,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04
政府保障措施加强
在产业发展初期,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财政支出用于养老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未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将以政策为导向,培育产业加速成长。加强基础建设,“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重点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政策协同,工信部将会同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点围绕科技支撑、产品和服务供给、试点示范、产业生态等方向开展部署,积极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落实配套措施,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政府投入等方面围绕智慧健康养老建立政策基础,打通产业循环中的堵点,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智慧健康养老建设水平。
智慧健康养老既是涉及广大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如今,关乎近3亿人的智慧健康养老潮涌已经来临,各类智能产品和服务正在一步步走进大众视野,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力量。在银发新时代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方兴未艾,正在持续发力,准备扬帆迎接全面落地开花的新未来。
(报道摘自论文《智慧赋能养老 展望银发新时代》,全文发表于《社会福利》(实务版)2021年7月刊,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