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村变网红村! 乡村规划师助力村庄华丽蝶变 | 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年07月19日 20:59: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十年阔步前行,大地无边光景;风吹麦浪,丰盈大国粮仓;产业兴旺,筑牢发展基石;山水入画,留住美丽乡愁;和谐文明,照耀幸福家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见证乡村巨变 ,续写奋斗华章!


  说到蓝莓,在常州溧阳就不得不提“待到山珍酿玉露,琼浆鲜甜人人慕”的“白露山”。而“白露山”所在的溧阳上兴镇龙峰村更是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乡村振兴模板。那么,龙峰是如何从当年连饭都吃不饱的荒山小村,发展成蒸蒸日上的“网红村”?

  龙峰村又名龙凤村,相传在很早以前曾是藏龙栖凤之地。她坐落在方山、曹山的东麓,地处溧阳与溧水、高淳交界,区域面积15.93平方公里,属茅山余脉,钟灵毓秀,是个典型的小山村。

  2004年,38岁的退伍军人余庆贵被推选为龙峰村党支部书记。军人出身的他,干事雷厉风行,跑过销售,办过挂面厂。创业致富后,他一心想带着乡邻共同致富,梦想着将龙峰村的荒山开发出来,让“荒山生金”。

  于是,余庆贵上任后不久,就带着村里党员干部和2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开展土地平整工作,以便于进行机械化大规模种植。他带头承包村集体土地,种植黑莓、蓝莓等经济林果,开发水果饮料、冻干粉等深加工产品。眼看着经济林果逐渐产生了效益,村民们的干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龙峰村村委引导村民将山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实行规模化经营,建成蓝莓种植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起成立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利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蓝莓种植、加工、销售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在,龙峰村蓝莓种植基地已成为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龙峰村林果合作社获得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蓝莓已经成了龙峰村的支柱产业。“我们的蓝莓刚成熟就有许多客商上门收购,卖到全国各地去,这可比我们以前种玉米效益好多了,节假日还有很多外地人来玩,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说。

  原来村民连饭都吃不饱的荒山小村华丽转身,变成了如今年收入达千万元的网红村。这背后,也离不开“驻村规划师”的付出。

  郭芒是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规划师,2020年,他和同事们来到了龙峰,“我们是2020年年底的时候去调研的,当时是普通的溧阳的一个小山村,但是产业上还有点基础,村书记带头做蓝莓。”郭芒最初对龙峰的印象,是基础产业不错,但是村里没有成体系的规划,村里基础设施也比较简单,这样一来,规划师便开始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将村里的需求以及村民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

蓝莓采摘路线新旧对比

龙峰村景观道路新旧对比

  从空中俯瞰龙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彩色蓝莓采摘路线,这也是出自规划师之手。郭芒告诉记者,在规划期间,他们将采摘路线做了提档升级,并沿途景观设计,更重要的是,将村外沿与溧阳一号公路进行串联,提升了村内外的“动线”。郭芒介绍说:“一开始这是一条普通的采摘路线,采摘的话也比较闭塞,外面的人很难进去,所以我们最开始的考虑设计一条有景观特色的蓝莓采摘路。”

  与此同时,龙峰村内正在大力发展牛头山村和李家庄村,规划部门便依托这个机会,把这两个村通过这条南北采摘线路,将产业串联到一起,做到“1+1大于2”!“规模做大,还要丰富蓝莓IP内核,我们考虑一方面以蓝莓为核心,然后做长产业链,延伸一些蓝莓产品,包括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冻干之类的东西,另外一部分,是围绕它蓝莓产业,从景观性上突出的蓝莓要素。”郭芒说。

龙峰村委办公点新旧对比,现在村委所在地是集助餐、议事等综合性办公点

  如今,龙峰村紧紧抓住“莓林果乡”国家田园综合体落户村庄的重要发展机遇,做强以“莓”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林果种植,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精深加工”等多样化发展路径,全面激活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最新入选第九批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实现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蝶变。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通讯员/李波 邵曦乐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