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公安全面推广“生命竿” “救援竹竿”防溺水

2022年07月05日 09:30:24 | 来源:掌上南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家加快工作节奏,确保下班前完成不少于100根救援竹竿的布设任务。”近日,南通海安市公安局李堡派出所所长许海涛带领4名民警、辅警顶着烈日挑选毛竹竿,并将事先准备好的使用提醒标识紧紧裹到竹竿上。通过一天努力,圆满完成了辖区北凌河十余公里河道两岸桥梁、闸口、码头等危险区域的救援竹竿布设工作。

配图1.jpg

    海安地处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河流、湖泊星罗棋布,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野泳、戏水等亲水活动明显增加,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海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科科长花艳介绍,从警方接报的一些溺水警情分析,目击者不会游泳、没有救援设施成为阻碍成功救援的主要因素。

配图2.jpg

    海安市先锋应急救援中心专业救生员吉功友介绍,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季节,溺水者落水后5分钟至10分钟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施救极易引发死亡,很多施救现场没有施救工具,一根竹竿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竿”。

配图4.jpg

    在救援竹竿布置现场,贴有“溺水救援、请勿占用”警示标识的竹竿异常醒目。此次推广设置的救援竹竿长度要求超过5米,直径3厘米以上,通体笔直,两端及表面削平,无尖头和毛刺,不会对施救行为造成二次伤害。

配图3.jpg

    “溺水总是发生在一瞬间,如果现场没有施救工具,绝大多数目击者不敢贸然下水施救,往往贻误了最佳救援时间。”在海安北凌河李堡东桥垂钓的王先生说,有了救援竹竿,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他会第一时间拿起竹竿救人。

    “我们结合全市水域安全形势和夏季溺水警情实际,参照其他地区的创新做法,在全市各派出所全面推广救援竹竿做法,明确了各派出所1000+的硬性任务要求。将救援竹竿投放到辖区的河塘沟渠等危险位置,同步张贴警示标志,落实编号管理,日常安排人员巡视检查,让救援竹竿成为‘生命竿’、‘连心竿’。”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康表示。

  (来源:掌上南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