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我国自20世纪末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江苏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老年人口呈现高基数、高增长、高寿龄、多需求等特征。近年来,江苏立足省情民情,创新思维理念,锐意改革突破,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发展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
明确养老服务在进入新发展阶段中的战略定位。我省老年人口总数超过1855万,老龄化率达到23.5%,已步入国际公认的“中度老龄化”社会。从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看,老龄化率的提高将带来社会保障压力增加、养老照护需求增大、劳动人口减少、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应对不当,会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紧紧抓住“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个重要战略窗口期,立足新发展阶段我省经济基础好、治理能力强、人民生活水平高的现实优势,抓紧强化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完善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举措,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扛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明确养老服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的责任定位。养老服务是实现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必须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起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统一,全面排查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民生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推进老有所养不断取得新进展。正所谓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年轻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明确养老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功能定位。养老服务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终端消费市场。江苏老龄化比例位居全国前列,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基础扎实、条件成熟。2020年,我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5万元,居民收入、老年人收入不断站上新台阶,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我们要充分发挥“银发经济”在畅通国内省内经济循环、引领激发消费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繁荣养老服务供需两端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我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摘自文章《努力推动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文刊载于2021年7月30日《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系江苏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沙维伟;原江苏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陆敏;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叶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