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活方式“指北”|数读我苏

2022年06月05日 07:00: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的夏天姗姗来迟。早在年初时,就有专家预测,因为南太平洋汤加国火山爆发加上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今年的夏天非常短,甚至无夏天的气候发生。全球气候异常不断,可持续生活方式悄然流行。环保不再是口号,而是更多人的随手小事。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数读我苏栏目联合江苏广电节目研发与用户研究中心发起了问卷调研,并根据回收的2149份有效样本,完成了这份《可持续生活方式话题调查报告》。

  “可持续”不是宏观表达 是具体的生活

  提到可持续生活方式,你会想到什么?调查结果显示,不随意丢弃垃圾、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被大家多次提及。可见,在大众的观念中,“垃圾”依然是随手做环保的第一切入点。

  你是否观察过自己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之前没注意过这个问题,直到疫情期间居家生活,小苏每次出门都会对自己“垃圾制造者”的身份加深一重认知。根据住建部《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每个市民平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19千克。

  你一袋,我一袋,美丽世界哪里来?以南京市为例,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322.13万吨,按生活垃圾填埋密度平均值488.85千克/立方米计算,体积合计约658.95万立方米,可以填满1.2个玄武湖。

  另据住建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为30.4%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将近一半都是包装物,塑料包装的问题尤其严重。塑料在垃圾填埋场中无法自然降解,在垃圾焚烧厂中又会产生有毒的空气污染物。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采取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从避免产生垃圾做起。

  问卷调查中,大家提到的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废旧循环再利用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此外,节约能源、出门断电、低碳出行等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细节也频繁被提及。“可持续”从来不是宏观的表达,而是具体的生活。

  97.9%的受访者都在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97.9%)受访者日常都有不同程度地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足见其门槛并不高。

  共享经济盛行的当下,出行可以选择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甚至衣橱也可以共享,还有机会尝试不同风格。时尚瞬息万变,不盲目跟风,减少过度消费和囤积。东西不必多,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也需要质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废物再造成潮流,生活中的点滴都能融入小巧思。苏打水喝完后留下的瓶子淘来油嘴,就是一组颜值超高的调料瓶;牛奶桶清洗干净,在盖子上钻几个洞洞,你就get了一个浇花神器……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可持续生活方式没有“指南”

  践行可持续生活,是否会牺牲使用体验?是否需要花更多的钱?在不同程度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受访者中,仅1.5%认为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绝大多数都感受到了其益处。

  可持续生活方式,就像健身、早睡和阅读一样,如果你不是真正认同和喜爱,你总能找到一百种拒绝的理由。基于对环境的焦虑和恐惧而产生的行动,往往是暂时的。从自己的日常出发,持续看到可持续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认同并坚持下来。在认同可持续理念的受访者调查中,有近六成(57%)表示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直观地看到可持续生活方式给每一天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减碳量的可视化能给予我更多的内在驱动力让可持续成为日常习惯。”一名豆瓣网友在“可持续生活”小组分享说。

  可持续生活方式没有一套“官方标准”,更谈不上“指南”,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生活理念和场景的不同自定义选择。“共建美丽清洁家园”,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何不从一件最好践行的小事开始?坚持下去,生活自有答案。

  注:纳入报告统计的2149份有效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大部分省份,男女占比分别为51.7%和48.3%。其中,“90后”(33.2%)最多,“80后”(28.6%)和“70后”(16.9%)紧随其后,还有19.6%的“00后”和7.4%的“70前”。 

  作者/桂丹 姜向慧  调查和数据分析/江苏广电节目研发与用户研究中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