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发现自己的私家车上经常会粘着不少“油滴”状的液体,无色无味,摸起来却黏糊糊的,很难擦干净。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南京玄武区的一条道路上,记者发现不少车辆的车身和车窗上都有许多这种“油滴”状物质,甚至部分路面也有些潮湿、油腻,踩上去感觉黏黏的。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些液体是从道路两旁的栾树上落下来的。更准确地说,是生活在树上的一种昆虫“制造”的。
南京玄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养护管理中心项目经理赵勇表示:“像地上、车上出现的这些黏液主要来源于蚜虫的分泌物,蚜虫在树梢吸食树梢的枝叶,产生一些分泌物,我们俗称‘蜜露’,它是有糖分的,比较黏。蚜虫较多的主要品种是栾树、榉树、榆树还有柿子树,都会产生蚜虫,春夏比较多发。”
蚜虫以吃植物嫩叶、嫩梢、吸吮汁液为生,“吃饱”的蚜虫会产生大量分泌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汇聚成水滴状并落下。
不过,蚜虫分泌的“蜜露”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接触到也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滴在身上或者衣服上,直接正常清洗就可以了,车上的蚜虫分泌物因为有黏性,附着力比较强,正常我们到洗车店用泡沫清洗就可以了。要及时清洗。”
“蜜露”无害,但蚜虫泛滥却会危害树木生长,也不便于道路和市政设施的清洁。每年,园林部门都会针对蚜虫采取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式,物理防治主要是用黄颜色的粘虫胶带绕在树干大约一米三左右高的位置,利用蚜虫的趋黄性来捕捉蚜虫。化学防治主要用低毒的吡虫啉、苦参碱这些药物,在夜间对行道树进行喷洒。像家庭种植的植物,比如月季产生蚜虫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通过修剪嫩梢来防治,因为蚜虫比较喜欢在嫩梢上吸食植物的枝叶,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防治。”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崔雨薇、张心宇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