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作为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自实施以来,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2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三年,试点高校从36所扩大到39所,今天(4月8日),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至此,39所高校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全部出炉。
南京大学:校测时间提前到高考出分前
今年,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将联合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新试点。最大的变化是高校考核由高考出分后调整至出分前完成。南大考核安排在6月11-22日之间完成,由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组成。
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而设立的试点项目。“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是强基计划的主要定位。南京大学在选拔环节上也充分遵循了这一定位。
首先,今年强基计划报名,考生根据自己发展潜力只能选择1个专业报考,这就需要考生有充分的专业兴趣,并明确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志向。
第二,初试考核学科素养基础,内容基于高中学业基础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特别是要满足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需求。
第三,在复试阶段进行分类考核。第一类复试考生会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在专业组进行不同科目考核,对第二类复试考生也进行针对性考核,其目的就是进行精准选拔,将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选拔出来。
今年南大依然保留了考试确认环节,是怎样的考虑?对此,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向记者介绍:“限报一所高校,高考前填报志愿,包括今年三校试点高考出分前完成高校考核等举措,其根本的目的是减少考生报考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达成强基计划所承载使命。高考后、参加高校考核前进行确认,考生可以在认真估分后再做选择,其实也是检验自己是否拥有报考志向的试金石,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校选拔工作效能。”
今年南大强基招生专业有8个,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李浩说:“给予个性化培养、一流的平台支持,实施本研衔接,实行导师制等等,南大已经开展近40年的实践和探索。南大也有信心把强基生培养好。”
确认参加无故放弃者将计入诚信档案
与往年招收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基础学科相比,今年强基计划招生,多所高校新增了交叉学科、优势学科。
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等。
与往年个别高校相比,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对入围并确认参加学校强基计划考核测试却无故放弃的考生,学校将通报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并如实计入考生的诚信档案。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王教群 王尧 通讯员/李浩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