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保障民生,惠民利企、扶贫助困,记者今天(3月17日)从江苏省司法厅获悉:3月15日,江苏省“法润江苏•2022春风行动”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全面启动,并将持续到5月底。
今年的“法润江苏.春风行动”都有哪些内容?
深入开展法治助困帮扶活动
重点关注妇女儿童、城乡低保对象、独居和空巢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生活困难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突出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努力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开启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直通车”,对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困难群体,依法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确保援助案件快立快处。加大对困难群体问题线索排查梳理,如发现涉拐、虐待、性侵、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线索,及时联系公安机关;发现困难群体存在重大疾病、生活极度困难等需要救助的,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实施救助。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监狱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对象等五类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及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组织法律服务人员、社会组织、爱心企业进监所或社区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促进特殊人群安心改造,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活动
持续完善“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组织企业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人员开展调研走访,全面了解产业链创新链发展需求,对企业招标投标、项目洽谈、合同制定等开展法律体检和法律论证,为企业生产经营把好法律关。针对市场主体,组织专业律师团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法治讲座、集中轮训等形式,从疫情防控、招工用工、员工待遇、诉讼仲裁等多个方面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帮助企业对照劳动用工等规章制度开展合规管理和风险评估。组织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紧盯安全生产及劳动争议等重点风险隐患,做好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强化企业、园区法律服务站点和“互联网+”法律服务载体功能,企业遇到突发紧急问题能够及时获得法律服务。推行柔性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力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降低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
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突出抓好遴选培育、使用管理、作用发挥、机制保障等环节,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送法入家”“普法助民村居行”等系列活动,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开展“援法议事”、参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和投身法治创建。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巩固提升工程,围绕农村承包地、集体产权、宅基地改革等重难点问题,提升法律顾问服务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实效性。探索完善法律顾问“组团式”服务模式,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与驻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联系机制,努力让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常驻群众“家门口”。优化涉农公证和司法鉴定服务,对涉农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等导致的环境资源案件,提供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群众酌情减、缓、免公证、鉴定费用。
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攻坚活动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村(社区)调委会每周组织一次、乡镇(街道)司法所每半月组织一次、县(市、区)司法局每月组织一次普遍排查,对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一案一策制定防范措施。加强重点矛盾纠纷化解,持续做好受疫情影响地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进“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广应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在线申请办理业务,加强各级非诉服务中心(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高“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协同化解效能。以“清仓见底”为目标,全面排查系统内信访矛盾,对当前已发生的、已结案未息访的、未进入信访程序的信访案件,逐一建立台账清单。强化涉诉信访监督纠错机制,健全重点涉诉信访案件督办和评查制度,切实提升信访工作办理水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黄韬 编辑/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