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连日来,江苏各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安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江苏建立多部门联合化解重大民生类消费纠纷机制】
3月15日,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省消保委、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两反两保”和“双稳双提”工作情况,启动“江苏省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并联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2021年,江苏在消费领域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6万余件、罚没款超过14亿元。今年,江苏多部门还将围绕老年消费、未成年人消费、新兴业态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化解重大民生类消费纠纷工作。
江苏省消保委投诉部主任傅铮介绍,近年来消费领域纠纷呈现多样化特点,从传统的单一商品或服务慢慢向新型消费发展,个体维权存在举证难、鉴定难等问题。多部门联动化解重大民生类消费纠纷,能及时高效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打出组合拳 江苏各地剑指违法经营行为】
连日来,江苏各地开展集中执法和宣传行动。宿迁沭阳重拳整治花木种苗领域违法违规经营,重点打击“货不对版”“以次充好”等行为,全县共查办相关违法案件31起;淮安开启全市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11家;泰州、南通等地则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涉案价值最高达到上千万;镇江、盐城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和企业,通过鲜活案例和互动交流,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沈杨 亓晨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