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化论㉜ |寒假已至,越奖励孩子越没动力?用对方法很重要

2022年01月29日 10:54: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江苏各地“寒假模式”已开启了一周时间。这是“双减”后的首个假期,也是家庭教育从“家事”升级为“国事”后,父母们在“依法带娃”时代迎来的首个长假考验。

  

  “帮爸爸扫一次地,奖励你一块钱”,“如果乖乖听话,妈妈再奖励你一个玩具”…… 在与神兽“贴身肉搏”的假期中,不少父母都会制定一个奖励制度,作为对孩子的正向激励。但也有父母发现,对于一些学龄前或低年级孩子来说,刚开始还能按照要求去做,但一段时间后,这样的奖励好像失去了作用,甚至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做事前孩子甚至会问“给我什么奖励?”或者“给我多少钱?”

  奖励是否会摧毁孩子的内驱力?如何适当地使用奖励机制呢?今天,“父母进化论”请到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王静为假期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带娃思路”。 

  王静,高级教师,现任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先后荣获2020“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江苏省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个人、江苏省“十佳新语教师”、南京市第十三届“师德标兵”、拉萨市“优秀援藏干部人才”等荣誉称号。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证实,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王静解释,心理学上,这个著名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别人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外吸引力。

  因此家长如果习惯始终用玩具或钱这一类的物质奖励,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以获取某种物质为目的,从而忽视了做事情的根本目的。

  那孩子就不用奖励了吗?“不,孩子是需要奖励的。但奖励形式不能过于狭隘仅局限于物质,而是要注重方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从而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王静分以下几种情况,探讨了用好、用对“奖励”的方法——

  针对情感付出、兴趣爱好、应该做的事,给予言语鼓励

  在三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给予孩子鼓励式的精神奖励:

  第一,适用于孩子和他人的情感连接,比如帮助家人、老师或者别的小朋友。

  第二,适用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他很喜欢画画。

  第三,适用于孩子本身应该做的事情,比如穿衣吃饭归位收拾物品等。

  但王静提醒家长一定要关注的是,要给予具体的细节赞赏,不要只泛泛夸奖。类似“孩子,你很棒。”这样没有点到实处的表扬,孩子听多了也没感觉。正确方法是具体说明孩子棒在何处,比如“宝贝长大啦,会帮我们分发碗筷了,妈妈真开心。”当孩子发现他的付出得到尊重,得到了父母真诚的赞扬,他会获得一种强烈的胜任感和自豪感,从而化作持续的驱动力。

  针对任务完成或目标达成,给予特权式奖励

  第二种奖励是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者需求做出的。

  针对某个要求孩子达成后,可以有机会选择他们想做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喜欢洗澡,但能够按照要求洗干净,这样便可以奖励他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比如选择喜欢听的故事,或者奖励他帮妈妈化妆……

  此外,当和孩子共同制定类似每天阅读十分钟或者跳绳100下等目标后,可以每完成一天任务得到一张小贴纸,当贴纸数量足够多后,可以自由兑换卡片。而卡片的设置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决定。

  王静提醒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关注孩子进步的行为,激发孩子做完一项任务的愉悦感,当孩子把任务培养成习惯,积分兑换制度就可以慢慢退出了。

  物质奖励不要针对行为或结果,而要针对内在品质

  当然,物质奖励也并非完全不可以,但王静建议家长两点:

  首先,物质奖励不要针对孩子的行为或者结果,而是奖励孩子的内在品质。比如帮助孩子培养某种习惯,和孩子约定能够坚持不懈一段时间就能够得到某个奖品,强化的是坚持这种品质。

  其次,将物质奖励的范畴扩大一些,尝试将之转化为一件有趣且可以交流的事情。例如,当孩子一段时间表现良好,可以带着他外出旅游,或者孩子得到某些成就后,邀请家人和朋友共同庆祝。这样,父母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短暂的快乐,而是一种成长的体验和快乐,并且全家出游、共同庆祝等还能够提升亲子关系。从小就有各种幸福体验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适应周边的环境,并且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长长养育路,我们陪你慢慢走。家有儿女的你,快把疑惑、焦虑写在留言区。在这里,专家、校长、育儿大咖都是你的后援团!

  想了解更多育儿经?速戳这里>>

 (记者/朱彤 摄像/谢自强 设计/邵静娟 视频/宋梦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