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辞旧岁,蜡梅含笑盼春归|小苏说

2022年01月20日 07:00: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严冬岁末,腊尽春回。2022年1月20日10点38分56秒,我们迎来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和小寒类似,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授时通考·天时》中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坚冰深处春水生,年轮更替之际,冬寒里也蕴藏着春喜。

  大寒习俗·辞旧迎年

  大寒适逢岁暮,春节将近,浓浓的年味儿消解了冬日的寒意。人们忙着除旧饰新、扫尘洁物、腌制年肴、置办年货,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欢乐气息。习俗保留完善的地方,还保有糊窗、赶婚、赶集、蒸供、洗浴等习惯。

  踩岁

  旧时大寒时节,老南京人会争相购买芝麻秆,放在家门口路边上,让孩童去踩踏。“踩碎”之“碎”与“岁”谐音,寓意“岁岁有响”、“岁岁平安”,以求得新年好口彩。

用以踩岁的芝麻秆

  除尘

  大寒节气,老苏州人都会挑个好天气“掸檐尘”,家里凡有悬尘、蛛网、积尘的角落,都要掸扫得干干净净。“尘”与“陈”谐音,所以也叫“掸陈”,寓意掸除“晦气”,苏州老话曰“越掸越发”。

  牙祭

  牙祭原本是供奉土地神的仪式,农历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这一天经商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就是尾牙祭的遗俗。

  大寒风物·蜡梅飘香

  凛寒深处,春意暗藏。大寒前后,江苏各地蜡梅竞相绽放,零星早梅也吐蕊枝头,给冬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与生机。快来和小苏一起打卡江苏赏梅之地,蜡梅香里盼春光。

  南京·明孝陵

盛开的蜡梅在红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文武方门和无梁殿蜡梅绽放,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欣赏。古老的红墙与金黄的花朵相映成趣,暗香疏影,如诗如画。

  景区内的梅花谷,在原梅花山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扩容后的梅花山和梅花谷绵延相连,总面积达到1533亩,梅花总数量达3万余株,品种330多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

梅花山春梅凌寒初绽

  目前,梅花山的早梅零星绽放。拍客李先生告诉小苏,现在梅山上一半以上的梅花花苞已经打开了,“春节期间,有望一赏双梅(梅花和蜡梅)齐放的美景”。

  门票:70元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区

  南京·玄武湖

梁洲闻鸡亭 图/南京玄武湖景区公众号

樱洲长廊 图/南京玄武湖景区公众号

翠虹堤 图/南京玄武湖景区公众号

  玄武湖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被誉为“金陵明珠”。冬日的玄武湖五彩斑斓,梁洲、梁翠堤等区域都可寻见蜡梅、梅花的芳踪。双梅竞放,春意涌动。

  门票:免费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巷1号

  南京·瞻园

疏林冻水熬寒月,唯见一株在唤春

  瞻园素有“金陵第一园”的美誉,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并列“江南五大名园”。在白墙黛瓦的亭台楼阁间,一簇簇鹅黄色的蜡梅掩映其中,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门票:30元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瞻园路128号

  苏州·网师园

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向晚寒开

  网师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面积仅8余亩。步入园内,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走几步便能看见蜡梅的踪影。除网师园外,狮子林、留园、拙政园等园林也是赏梅的好去处。

  门票:30元

  地址: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

  淮安·清晏园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清晏园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有“江淮第一园”之称,多年来一直是淮安市旅游地标。园区内,既可赏蜡梅初绽,又可观红梅含苞待放,一览双梅雅韵。

  门票:免费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南路92号

  苏州·虎丘冷香阁

虎丘山景区“冷香阁”前红梅树上满枝花蕾

  苏东坡云,“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景区“冷香阁”一处植梅树上百棵,取意梅花的暗香清雅隽永。

  门票:60元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

南通濠河风景区双梅齐放

  蜡梅和梅花名中虽共有一个“梅”字,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论属性,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梅花为蔷薇科杏属。观颜色,蜡梅别名黄梅,主要颜色就是黄色,梅花的颜色则更为多样,常见的有粉红、白色、深红色等。闻花香,虽同样清新幽雅,但蜡梅的香气要浓郁些许。

  蜡梅花期为11月至3月,如今正值观赏期,而梅花之盛期要稍晚两个月。想要饱览梅花争艳的朋友们,且待2月至3月初春到来,小苏陪大家共赏春色烂漫。

春天的梅花山宛若粉色海洋

  大寒养生·养阴温阳

  大寒时节阴气极盛,将由“冬藏”转为“春生”,此时养生要遵循养阴温阳的原则。

  宜吃温和苦

  大寒饮食以温食为主,可以吃些红色蔬果和辛温食物,如红辣椒、红枣、胡萝卜、红苹果、鸡肉、牛羊肉、白菜、油菜等,使人体的热能增加,增强抵抗力。冬季容易上火,因此平时还要吃点儿“苦”,泻泻火,比如苦菊、苦瓜、芹菜、生菜等。

  进补开始减少

  大寒时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阳气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更不要刻意进补,要逐渐开始向清淡饮食转变。平日可多食用一些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进补时可添加一些利于生发阳气的食物,如煮牛羊肉时加入白萝卜、白菜等,以适应大寒向立春的过渡。

  大寒已至,冬色将尽。让我们共同期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愿春暖花开时,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文/王楠 海报/唐诗韵)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