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南京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携手打造跨年大展“宋韵——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展览展示来自38家考古文博机构收藏的约三百件宋代文物精品,突出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包括大量浙江宋代文人士大夫墓葬出土文物,展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宋代崇尚文治,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代的士大夫身兼政治主体和文化主体双重身份,既是官员,又是学者。因而展览分上下篇,上篇以“文治天下”讲述宋代士大夫的治世行道,下篇以“士林风雅”展现宋代士大夫的文艺生活。
展览开篇处,一块刻满文字的枕形石块,颇引人注意,不知作何用途。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社交活动负责人王维宇介绍,这是南宋的姚舜明枕形墓志石,“这个墓志是一个枕头的造型,而且所有的面全部都刻了字,一般看到的碑可能就是前后两个面。”
在“励精政事”部分,展览特设了徐谓礼文书专题展示区。墓主人徐谓礼是南宋名臣徐邦宪之子,徐谓礼文书是随葬于墓中的纸质官文书,包括“录白告身”“录白敕黄”“录白印纸”,犹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书。
王维宇介绍,文书完整记录一名南宋普通文官从低层到中级的仕宦履历,将分两期展示,后期会进行更换,“记录的东西一共是11次的委任状,记录的是徐谓礼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宋朝的官品升迁,文书里面会写什么东西,行政机构是怎么运行的都会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文物。”
“斯文在兹”部分重点展示了理学家朱熹的手迹珍品和研究著述——《朱熹与某侍郎书札》卷、宋刻元明递修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礼乐崇古”部分不仅以兽面纹铜尊、大晟夷则铜钟等宫廷礼乐用器来表现士大夫推动参与下宋代的制礼作乐,而且从仿古铜器、仿古瓷器、仿古玉器、仿古金银器等四个方面来展现宋代士大夫推崇的复古之风,他们于藏古研古中探求“制度法象”“圣人精义”,于仿古复古中渴望再现三代。
下篇“士林风雅”以宋代士大夫诗词串起士大夫精神生活的八个篇章,石雕犀牛镇纸、石雕笔架……展品主要与饮酒、烹茶、焚香、赏花等日常趣事有关。
此外,不少展品是经过文物修复工作者妙手回春后首次公开展示,比如台州市黄岩区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圆领素罗大袖衫,以轻透素罗制成,是唯一存世的宋代公服。
南京博物院陈列展览部主任万新华说,希望观展者能从整体感受到宋韵风采,“我们想从精神方面更重要地谈宋代文人如何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通过这些文物组团叙事,生动全面又能真实地叙说宋代文人。”
展览时间从2021年12月18号至2022年3月20号结束。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