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求知,复活历史,这才是考古学家拆盲盒的高级方式!

2021年12月17日 14:47:2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幸福是什么?是家变好、城更美,是在生物多样中感受生态之美,是感知更有温度的社会治理 ……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发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新闻广播、我苏、荔枝新闻、南京发布工作室共同推动的“丹心寄未来——书信为证、强国有我”全国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写一封寄给2049的信,让时光倾听梦想,让岁月见证未来。



  今年12月14号,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这意味着西汉11座帝陵的具体位置全部告之天下,我国考古界对西汉陵墓的研究终于扣上了最重要的一块碎片。“历史变得有温度”,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考古人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江苏考古人——徐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耿建军的故事。

  这几天,耿建军特别忙,办公桌的便笺上,记录着今年11月以来,他已经参加过的6场校园考古类知识论坛和讲座,再一看后面,今年还有4场在等着他。

  “没办法,出了成绩,需要做的事儿也就多了。”

  虽然嘴里对写发言稿有点“不满意”,从老耿的笑容里,还是可以看出那份自豪。

  2021年,徐州土山二号墓作为近3年来江苏省唯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被认定是我国已发现的东汉时期保存最完整、获取信息最丰富的大型诸侯王陵墓。

  作为挖掘项目负责人,耿建军成了这支考古队伍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博物馆的同事们偷偷说,耿老外冷内热,其实他特别喜欢去给学校的孩子做历史和考古类的知识讲座,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

  眼前的耿建军符合人们对考古工作者的所有印象:一丝不苟、话语简练、一副眼镜目光锐利。

  1985年,来自徐州铜山他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

  “那时候的大学生特别金贵的,家里人一开始都对我学这个专业很不理解,用他们话讲,天天就是挖墓的,可是我就是喜欢!”

  耿建军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常在家乡偶遇那些刚刚完成挖掘任务的考古队员。“他们身上脏兮兮的,但是脸上都很快乐。其实我现在理解,每一次成功的挖掘,说小了是让文物出土,是对一段历史有了了解。说大了,就是证实了我们国家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印证了其中的一环,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扎根考古一线36年,耿建军参加或主持发掘了大量古墓葬及古遗址:驮篮山楚王陵墓及陪葬坑、后楼山楚王陪葬墓群、苏山头汉墓、韩山汉墓……成绩斐然。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徐州土山二号墓的勘探和挖掘。这是“全国单座墓葬发掘时间最长的考古项目”,从1977年到2020年,43载沧桑变化,背后是中国三代考古人的坚守与付出。

  2014年,土山二号墓第三次开启挖掘工作,耿建军担任考古领队。墓室位于地下,阴冷潮湿的墓底,虽已经过安全处理,但空气流通性差,耿建军和队员们每天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至少8、9个小时,有时遇到抢救性挖掘,忙一通宵也是常有的事儿。

  耿建军的身上常带着一股特别的味道,其实就是墓室地下的泥土味儿,但他闻着很踏实,考古就得跟泥土打交道啊!

  2020年,土山二号墓挖掘工作基本完成,耿建军和队员们最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东汉诸侯王陵墓考古的重大发现:出土各类遗物 4800 余件,其中包括发现于封土内的封泥 4500 余件,墓室内出土文物 350 余件等。

  耿建军说,挖掘工作结束的那一天,他脑海里出现了浮现了很多人的名字,好多人的面庞,40余年的坚持不懈,每一个参与过这项工作的考古人都是英雄。

  耿建军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既要叩问厚土,更要仰望星辰”。

  他说,近些年来,考古专业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学科体系日趋完善,研究手段不断更新…这一系列的改变,离不开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

  文化兴,国运兴,目前中国正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对未来耿建军充满期待,他希望,可以把公共考古纳入科普事业,与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考古研学、考古夏令营、小小考古家等活动,还可以依托数字化等新兴技术,向公众生动展示考古知识。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致信未来,耿建军说:

  “老耿,我用‘时空望远镜’好像看到你退休后的生活了。你常去新建成的土山汉墓考古博物馆看看,这很好啊。你干了大半辈子考古,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未来,做墓葬展示、文物展览、考古体验的都是更年轻的一代人了,他们叫你‘耿老’。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依然努力的耿老,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将小我融入大我,立下强国志。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发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新闻广播、我苏、荔枝新闻、南京发布工作室共同推动的“丹心寄未来——书信为证、强国有我”全国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从这里开始,我们邀您一起寄语2049,描绘一个炙热的未来。

  作者:江苏新闻广播缪鹏程 范志凯 徐州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