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审美: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走进江苏建筑文化讲堂

2021年12月10日 10:03:3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童婷婷) 如果说岁月如歌,那城市和建筑无疑就是华彩乐章上优美动人的音符。12月9日,“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七讲在众多“粉丝”的翘首期待中重磅回归,不仅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做主题演讲,还云集了韩冬青、丁沃沃等国内、省内设计界大咖,共同探讨建筑与城市审美及实践,现场火花激荡,精彩纷呈。

  建筑审美 受时代、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你知道吗?悉尼歌剧院、卢浮宫博物馆玻璃金字塔等等享誉世界的经典建筑作品,在设计之初乃至完成初期,都曾遭遇到否定的声音。

  卢浮宫博物馆玻璃金字塔由知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当古老的卢浮宫多了这样一座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建筑,有人接受不了,甚至写信向贝聿铭表达抗议,但是,玻璃金字塔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让历史的厚重与现代建筑的美感相互交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孟建民介绍,悉尼歌剧院的造型在当时也颇受争议,建筑白色贝壳状的屋顶让公众产生各式各样的联想,有人将其丑化为“伸出脖子的乌龟”和“修女戴的修女帽”,但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它不仅仅是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城市的灵魂。

  在孟建民看来,审美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此外,审美还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与时代、文化等多重因素都有关系。

  经典建筑 在创新与突破中探索美的更多可能性

  讲堂中,孟建民进一步分享了赖特、柯布西耶、密斯、格罗皮乌斯、杨廷宝等东西方设计大师的经典作品。观众跟随着他的分享,仿佛走入了一个穿梭百年的建筑与艺术交融的时空隧道。

  位于南京市中山陵广场东南部的音乐台,由建筑巨匠杨廷宝操刀设计,自1933年落成以来,至今仍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旅游打卡之所。孟建民介绍,中山陵音乐台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在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了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一种扑面而来的暖意。

  审美有法则可依,但建筑设计却必须不断地突破窠臼,呈现百花齐放的丰富性。

  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就是一座个性十足的建筑,它与周围那些方方正正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金属片状的曲面风格十分吸人眼球,令人印象深刻。

  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更可谓是颠覆传统,“这是我读书时期就印象深刻的作品,建筑通常是把所有的东西包在里面,而它把所有的结构、设备暴露在外,而且涂上了不同的色彩,蛇形的自动扶梯是在文学作品中提到过的,没想到被它实现了。”孟建民说。

  演讲中,孟建民多次提及“原创性”的可贵,他认为建筑师切忌照搬、抄袭别人的创意。

  城市审美 当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永恒课题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条件突飞猛进,城市的建设成效今非昔比。孟建民表示,如今很多建筑都已经可以采用装配式手段建造,机械化程度极高,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能够制造得非常精细。但是,建筑师对待设计的态度依然应该是审慎的。

  有一些城市在对待重要的城市地标的设计,会过分追求大,但往往大而无当,“建筑物、雕塑、纪念碑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对景。适当的尺度才能使对景和周围的衬景相得益彰。


深圳湾超级总部设计效果图

  还有城市天际线,也并非越高越美,孟建民以自己正在着手设计的深圳湾超级总部举例介绍,“建筑的材质、色彩、虚实等各种环节要进行管控,不能单一化。我们追求的是色彩有变化,质感有对比,虚实关系和谐、有层次、很丰富的一个平衡状态。

  孟建民总结道,城市审美的主要特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全规模尺度要素审美的叠合,跨时代美学要素审美的叠合,人造审美与自然审美的叠合,局域审美与全域审美的叠合,静态审美与动态审美的叠合。

  此外,谈及一些功能性的建筑,孟建民表示,在兼顾美感的同时,让其功能性充分发挥,让使用者满意更加重要。


南京江北市民中心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孟建民及团队设计的南京江北市民中心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审美性和功能性的相辅相成。

  在嘉宾对话环节,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韩冬青也对孟建民的演讲表示了认同,“建筑的美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些许不同,它是通过使用者自己的参与去领悟的,比如说医院的设计,如何给病人和家属更多的方便和照护,对专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筑师既要考虑建筑对城市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建筑内部每一个小细节。”

  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丁沃沃说:“每次来到大讲堂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仅从专业角度说建筑,对于普通人而言会比较乏味,但是孟院士把建筑与文化结合起来讲,真的是让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