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学者王澄去世 他为雕版印刷、扬州曲艺耗尽心血

2021年12月07日 16:36:55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日凌晨,扬州文化学者王澄因病去世。在他92年的人生岁月中,曾任扬州市文化局艺术科长、广陵古籍刻印社业务负责人等,对于扬州雕版印刷、扬州曲艺等,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初次结缘雕版印刷

  成为刻印社业务负责人

  扬州作家梅静,曾经写过一篇《一个应该刻印在世界文化瑰宝扉页上的名字》,在这篇纪实文学中,全面而细致地回顾了王澄和雕版印刷技艺之间的关联。

  1956年,随着工商企业公私合营制度的实行,国有的新华书店将私营书店收归、整合为古旧书店。因图书馆和学者对古籍的需求,1960年,该店成立了专事古籍印制的部门:扬州市广陵古籍刻印社。

  王澄与古籍刻印社结缘于1963年。在扬州市文化处文史资料室工作的他,因资料室关闭,被组织上调往刻印社任业务负责人。初到社里,他就被这片浓郁书香深深感染了,决心为这项事业好好做点事。当年6月,刻印社推出了一系列生产管理的改进措施。一是增强印书的计划性。印书之前,必须搞清楚此书以前的印行情况,版片的现存数、缺少数、残损数,并依此估算补刻、修版的工本与时间,再综合人力、资金、材料等因素,做出最终决定;二是打破生产线的“瓶颈”。增加写刻组的人手,改进“诊视”“开塘”“栽钉”等技术,全组日修版量因此增加一倍,确保了生产线的流畅运转;三是严格质量管理。写好的样书、修好的旧版、补刻的新版都必须经过检验与校对,消灭差错后才能复印;生产管理人员每天须到各组巡检一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全书装订完成后,再逐页检视,完全合格方能打包发运。

  那段日子,王澄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他不仅校对写好的刻样,还参与木活字的制作、排印等,力求所有环节万无一失。科学管理带来了生产质态的显著进步,刻印社日印刷古籍增至万页以上,年生产成品书达六七万册。大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雕版印刷线装书,源源不断地发行到全国各大图书馆、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其中,1964年夏印成的《适园丛书》,共有12集76种192册,印行200部,总计38400册,为建社以来所印的最大丛书。

  深受鼓舞的刻印社决定开印规模更大的《四明丛书》,此书共8集178种600册,印数为200部。正当全社齐心协力赶印此书时,1964年10月,上级下达了停工待命的通知。王辉被调往新书书店,王澄被安排到古旧书店做收购员,其余人员除留下两人看守厂房外,均被遣散回家。

  王澄回到了古旧书店,然而,已从骨子里爱上雕版印刷事业的他,始终惦念着未印完的《四明丛书》。他向领导汇报称,这部收罗宏富、资料珍贵的大型丛书,初印本只有一至七集,且印数很少,全国图书馆无一家存齐七集。当初,各大图书馆获悉扬州重印全书,纷纷预交书款订购。现在得知中途停印,许多图书馆打电话或来函,要求将全书印完,否则就退还书款。他建议古旧书店向上级出具报告,要求允许刻印社将此书印完。1965年8月,上级批准临时复工的通知终于来了,王澄被确定为复工事宜的负责人。

  保护好十多万片雕版

  为雕版积蓄新鲜力量

  在一段时间内,很多珍贵的雕版,都被放在高旻寺内,面临严峻的保护危机。为此,市新华书店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由于王澄曾担任过刻印社负责人,熟知版片情况,因此被任命为组长。

  他从原刻印社职工中挑选了几名熟手,组成五人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高旻寺,开始接收版库和版片。他带领组员,将两栋版库内的二十一个房间划分为五个区,每区三至五间。一区用于存放扬州刻版,二区存放贵池刘氏、南陵徐氏刻版,三区存放江阴缪氏、昆山赵氏、江宁邓氏、金陵卢氏、归安朱氏刻版,四区存放浙江刻版,五区存放江苏其它版片,并在每区作了标注。同时,他借用数间空房作为分版处,收集来的版片先送到这里分类,各类之间稍留间隔,以免混杂。理版工作有序进行后,王澄又买来十立方米木材,雇请四名木工重新制作了版架。

  四个月后,分区、分种、分部、分卷、排号的工作已过大半,王澄便从小组中抽出两人,对版片进行登记。这是一项考验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首先要根据各书总目和有关专著的著录,对先前的理版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错乱、颠倒、张冠李戴等,立即予以改正。特别是对是否缺版,必须过细检查。因为当初刻版时,往往有“跳号”情况,即一块版子的两面页码不相连,而且相距很远,登记时必须仔细核对,加以注明。在查明顺序、排列不错不漏之后,才能着手登记,依次记录该部版片存缺页码。存版要据实分别注明“完好”“略有损坏”“损坏严重”等情形。同时,登记还要与版片的上架定位相结合,在保持分区大格局的基础上,大刻书家的书版集中存放,其余各种单行本的版片也作为一个方面集中存放。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十多万片雕版全部整理、登记完毕。王澄在每间版库均挂上了存版目录牌,每部书版的起止号均在相应架位上标明,同时还编制了《存版总表》《存版明细表》十余册。1973年初,小组工作结束,版库交新华书店雇专人看管,并定期熏蒸杀虫。

  古籍版片的抢救,使濒临灭绝的雕版印刷技术保存了下来。1978年,广陵古籍刻印社恢复重建,并更名为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归属扬州古籍书店领导。年近半百、已在新华书店任业务辅导员的王澄再一次回到刻印社,负责筹建事宜。

  面对遭受重创的刻印事业,王澄清醒地认识到,专业人才是振兴之本。他多方奔走、打听,将尚健在的十多位雕版印刷老师傅一一聘请回社,并为他们办理了正式用工手续,从优确定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又从社会上招收了一批年轻人,精心予以培养,帮助他们尽早成为雕版刻印技术的后继力量。

  由于新华书店的岗位仍然需要王澄,因此,当刻印社的职工基本到位,王澄推荐的得力负责人又得到组织认可后,他才放心地离去。

  2006年5月,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9月,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曾经与扬州雕版共历风雨的王澄,虽然后来数易其岗,但他始终关注着这项事业。2003年,他将自己数十年来收集、整理的扬州雕版刻印史料,汇编为27万字的《扬州刻书考》,成为研究雕版印刷的重要史料。

  担任过文化局艺术科长

  参与合作整理多部作品

  在王澄先生的一生之中,除了在雕版印刷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对于扬州曲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王澄曾任扬州市文化局艺术科长、第三届扬州市曲艺理事长。与汪复昌、陈午楼、李真合作整理了余又春口述本《皮五辣子》(江苏文艺出版社版),整理和合作整理了传统评话《英烈传·朱元璋泗州“治病”》《长板坡张飞用计》《古城会》《张松献地图》《程咬金卖筢子》《朱元璋败卖乌梅》《三国·定军山》《三国·三败张郃》;创作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1989年退休后,受聘担任《扬州曲艺志》主编、《扬州文化志》主编。发表过评介文章《王少堂与张㨗三的启示》《康派“三国”的虚神》。此外,还编著有《扬州历史人物辞典》等。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