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记者/吴莹莹)“聚焦深化两岸经贸关系,助力产业融合发展”是已经走过19届的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最鲜明的特色之一。11月18日-20日,以“数字制造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届苏州电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展会期间,举办开幕式、主旨论坛、专业论坛等系列活动,两岸企业同场互动交流,进一步推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第三届江苏省紫峰奖颁奖仪式,对一批江苏省优秀台资企业进行表彰。
两岸携手共赢:30家在苏台企荣获“江苏省紫峰奖”
今天(11月19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式暨第三届江苏省紫峰奖颁奖仪式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开幕式上,电博会20年主题宣传片《苏州,一座来电的城市》和“时光隧道”电子展墙,集中展示了电博会的专业定位和强大的溢出效应。活动现场,10家民企和10家台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电博会组委会为友达光电等10家“长期参展企业”和苏台工商协进会等10家“战略合作伙伴”授牌。苏州市首个服务台商、台企、台胞的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苏台通”智慧平台在开幕式上正式启动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对台工作内容,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在苏台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江苏省紫峰奖”是大陆唯一一个面向台资企业颁发的省级奖项,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在苏台资企业的最高奖项。在会上,共有30家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台资企业获得表彰。据统计,今年获奖的5家出口贸易领军企业,2019至2020年度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250亿元人民币;获得纳税贡献领军企业奖的5家企业,在评选周期纳税额合计超过55亿元人民币;获科技创新企业奖的5家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合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69项。
“这个奖项,其实是对我们的一种期待!” 本届“紫峰奖”得主之一、来自广运农业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林昆佑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道,“透过像我们这样的台湾青年人在江苏这块土地上的发展,让台湾更多年轻人看到江苏的‘不一样’。在此,我鼓励也是呼吁更多台湾青年人走出来看看,了解江苏、认识江苏、爱上江苏。”
广运农业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 林昆佑
来自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浪同时亦是本届“紫峰奖”得主之一,谈及在苏营商的感受时称:“为什么我们能一直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省台办及当地政府对在苏台企的政策支持。”本届紫峰奖获得表彰的30家台资企业,是全省1万多家台资企业的优秀代表。江苏是大陆对台经贸合作最密切的地区之一,也是大陆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接下来我省将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顺浪
我苏网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2.9万个,协议利用台资超1900亿美元,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超过6500个。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新批台资项目数超过560个,协议利用台资超过37亿美元,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超60个;苏台贸易额452.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
聚焦产业发展:编织苏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融合之网
展会现场,共设置电子智能制造、光电、半导体及印制电路板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电动汽车供应链、智慧安防等五大专业展区。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吸引报名参展企业300多家,其中台资企业超过50%。展会现场,华为、京东方、海康威视等电子信息企业带来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深度赋能传统电子制造展商,共话电子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以友达、上银科技、佳世达、明纬电子、士林电机等为代表的知名台企,携多元智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循环经济等解决方案以及晶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最新智能制造技术与民营企业互动交流,共谋两岸电子制造业发展。
苏州“亮点”纷呈:不断开拓苏台协同创新共进之路
为彰显苏州“亮点”,实现“品牌化”跃升,本届电博会会同昆山市、吴江区、相城区、工业园区四大板块力量,特别打造了“两岸融合发展”“沪苏同城”“智能驾驶”“智改数转”四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融合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也让苏州在把握两岸融合发展主线、融入一体化建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等方面的担当作为得以展现。
本届电博会聚焦“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展会期间还将陆续通过“1+6”形式,举办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论坛,搭建展示交流、供需对接、产业联动的聚合平台,为推动民企台企融合发展,助力苏州产业转型,打响“苏州制造”品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