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化论㉔|为什么对孩子来说分享玩具这么难?

2021年11月19日 08:10: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把玩具借给红红玩好吗?”

 “不要!”

 “和他人分享才会快乐。”

  “我就是不要!”

  这段对话是不是很耳熟?家有学龄前的宝贝,让他们学会“分享”,可谓育儿路上最大难题之一。

  为什么分享零食、分享玩具,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很难?记者采访了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学前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虹,她认为,分享行为的培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处理的小问题,这里面涉及的是幼儿自我发展、人格发展的大问题。

  徐虹,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学前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品性教育。

  2岁左右的孩子不爱分享?

  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

  与“分享行为”对立的就是“独占行为”,如果你常常发现2岁的孩子喜欢“霸占”玩具、零食,其实这再正常不过。

  徐虹表示,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遵循着这样的规则——先发展自我,然后再发展道德、关爱他人。2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意识处于一个正式发展的阶段,他开始慢慢区分“我”与“他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体,他们的这种认识从“这是我的”开始,通过感受自己拥有的东西,而证明了自己独特的存在。因此,他会对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紧。

  如果家长忽略了这点,强迫孩子分享,那么就相当于把孩子与“自己”割裂开,那么他们就会展现出撕心裂肺的痛苦状态。因此,徐虹提醒,孩子这时出现“小气”的表现,家长要明白只是特定阶段的特定表现,没有必要进行特别调教。

  “分享”行为如何培养?

  千万不要采用扭曲动机的方式

  既然如此,“分享”行为还需要培养吗?徐虹说,分享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即和“帮助”一样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是学前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随着幼儿的年纪增长,需要去学习、掌握这种行为。

  如果发现孩子34岁后还是不愿意分享家长应该怎么做?有些父母会通过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来“诱使”孩子主动分享。对此徐虹表示这种“脚痛医脚”的方式并不合适,“虽然这样做行为效果会非常明显,但是很可能在这个时候,你已经扭曲了他的行为动机,也就是说孩子很可能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去分享。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谋利益,其实已经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从根本上来讲,只有当孩子不再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一定程度上打破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壁垒,那么自然而然地,像“分享”这样的亲社会行为才会成为交往当中的一种自然状态。

  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摆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徐虹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建议一:家庭成员保持平等,好东西共分享

  因为目前一大部分孩子还是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孩子必然成为全家中心。幼儿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最高位置。

  徐虹建议:“现在我们家长可以想一想,并非所有好东西都要留给孩子,其实可以家庭成员共同去享用。如果在日常教养中,注意到家庭成员之间是可以分享的,是平等的,那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幼儿将自己的自我放在一个较合适的位置上。”

  建议二:同伴交往是学习平等和尊重的最佳契机

  生活中,学校里,小朋友之间不免发生争抢。不少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生冲突就会紧张,赶紧介入希望避免冲突。

  然而徐虹认为,同伴之间发生冲突、争执,正是孩子们学会如何平等、尊重地跟他人交往的最好时机。“所以家长应该利用冲突和争执,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因为在自己处理的过程当中,孩子会觉得如果我不去迁就别人一点,那就没人跟我玩,他又想跟别人玩,怎么办呢?他就必然会降低一点自己的需要,做出妥协,这时候,他其实就已经适当地把‘自我’往后放了。”

  如果他们协商不成,这时候,家长再有限度地介入,比如引导他们:“你们为什么会争执?冲突点卡在哪里?各自意见是怎样?”最终帮助他们各退一步,用这种方式去引导幼儿学会协商,学会合作。

  建议三:尽早帮助孩子摆正看待竞争的态度

  “最后,在当今的环境下,我特别想提早提醒家长们的一点,就是如何看待竞争。”徐虹表示,现代社会,竞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过早将孩子代入“不良竞争”的范畴中,所谓“不良竞争”就是“在任何地方想以任何方式,自己争第一。”不要过早向孩子强化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强的这种心理。

  “家长应学会让孩子正确看待竞争,即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是大家各展所能,各司其职,而不是争一个结果。”徐虹说。  

长长养育路,我们陪你慢慢走。家有儿女的你,快把疑惑、焦虑写在留言区。在这里,专家、校长、育儿大咖都是你的后援团!

  想了解更多育儿经?速戳这里>>

 (记者/朱彤 摄像/沈子涵 设计/邵静娟 视频/宋梦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