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完成产业投资4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200亿元、人均水平突破1万美元。过去五年里,江苏连云港聚力创新、协同、开放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奋进新征程,连云港提出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
(连云港石化基地 来源:连云港发布)
黄海之滨,在位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眼下正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未来五年,聚焦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上的沿海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连云港明确提出“全力构建石化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黄海滩涂上正在崛起一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徐圩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张贵堂介绍,石化基地目前累计引进产业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大部分将在“十四五”中期建成投产,形成以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石化等为龙头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烃产业基地:“近三年,徐圩新区按照‘环保安全、工艺设备、投入产出、品质品牌’四个一流标准积极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从2018年-2020年,我们的产业投资逐年大幅增长,分别为110亿元、330亿元和460亿元,2021年我们的产业投资将达到近500亿元。”
(连云港赣榆区墩尚镇“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 来源:连云港发布)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等“三新一高”产业集群的建设加速度,助力连云港沿海产业新高地的崛起。与此同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连云港将聚焦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加快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跨越。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尹相伦表示:“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光伏、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整县区开发,推进终端电能替代特别是绿色电能替代,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严控煤炭消费。”
(连云港港)
沟通东西、海陆转换,是连云港的一张“城市名片”。过去五年,连云港港围绕“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建设,累计投入130多亿元,万吨级以上海港泊位增至70个,跑出“东方大港”的建设加速度。面向未来,“十四五”末实现年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运量千万标箱,连云港将加快迈向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和长三角港口群北翼强港。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中华表示,要在建好港口枢纽的同时,打造好通道,通过通道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建设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连云港海州区老旧小区改造前后 来源:连云港发布)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打造“幸福港城”的最终落脚点。今年,连云港新建16所幼儿园,深入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完成2100余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发展医养融合、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一老一小”问题得到重点改善。此外,除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标准配套学校、医院等群众关切的民生资源外,连云港还实现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职工基本医保“同城通刷”、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一系列软措施,让市民感受到现代化发展的利好。
未来五年,连云港将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高水平办好民生社会事业,以人的现代化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韦怀余说:“聚焦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围绕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一些民生领域,每年谋划一批高品质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全市民生领域重点工作。”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连云港台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