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一样!最“炫”农人智慧种田

2021年10月30日 10:56: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幸福是什么?是家变好、城更美,是在生物多样中感受生态之美,是感知更有温度的社会治理 ……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发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新闻广播、我苏、荔枝新闻、南京发布工作室共同推动的“丹心寄未来——书信为证、强国有我”全国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写一封寄给2049的信,让时光倾听梦想,让岁月见证未来。

  我苏网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丰收的季节,行走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镇艾津稻园中,金灿灿的稻谷粒粒饱满,秋风拂过,谷穗随风飘摇,稻香扑鼻而来葛俊杰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笑道:“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葛俊杰是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成员之一,群高知新农人正探索“智慧水稻”的科技密码。

  “数字化无人农场”解锁“智慧农田”

   “这台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最新的植保无人机,它由碳纤维悬臂轻质化的材料构成,从最初的载重8公斤,到现在可以载重30~40公斤,并通过遥控器进行傻瓜式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葛俊杰在田间操作着植保无人机,津津乐道地向记者介绍道。“现代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手工劳作,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目前艾津公司仅在稻米生产的研发上就有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走进“艾津稻园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上百台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撒肥机、植保机、收割机等各种稻麦全程机械化设备,但还有更多看不到的农业4.0技术。

  葛俊杰在田头用一个小小的仪器给记者做了一个演示:把其中一端的感应探头轻触土壤,之后把仪器连接到电脑上,画面中便清晰可见土壤的红外光谱。他说,这台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作物生长监测物联网设备,只需短短几十秒时间,便可以完成土壤数据采集,实时反映地块的氮、磷、钾等的养分含量据此进行精准施肥,不仅水稻产量高,而且稻米口感更好

  除了在艾津稻园使用智能农机,他们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近年来帮助一千多个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创收近1亿元。

  “十八罗汉”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葛俊杰所在的艾津公司是一支年轻的新农人团队,平均年龄30岁。团队中的18名硕士研究生被称为田野上的十八罗汉”,有植物保护、作物栽培、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农业专业背景。他们为何选择扎根田间地头?

  “十几年前,日本大米作为高端米的代表,在国内市场上很受追捧。如何让中国农民摆脱种地不挣钱的困境?这是我们团队成立的初衷。”葛俊杰告诉记者,“农民种田,技术是难点,增收是痛点。为此,我们公司也从绿色植保,转向对农业全产业链过程的科学探索和实践。”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起早贪黑,从插秧、施肥、打药到收割,所有环节都是这群年轻人自己干,每天四五点出门查田、晚上七八点回家是常有的事。因为热爱所以付出。葛俊杰和小伙伴们热爱每一块田地,以苦为乐,苦中带甜。

  如今,艾津欧标大米以醇厚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严格的生产标准,多次获得“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江苏好大米特等奖”“南京好大米金奖”等奖项,并远销全国各地,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儿”。

  同时,他们成立优质稻米产业联合体,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实现良种引进、育秧插秧、测土施肥、绿色植保、适时收获、低温烘干等全程标准化科学管理的稻麦生产全程服务。目前已累计实现订单面积近30000亩,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增收,帮助赤脚的农民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让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致信未来葛俊杰说:二十年后的我应该还奋战在农业一线。作为新时代的农业人,我们的成果应该已经证明了农业农村大有可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农业一定更加智慧化。“无人农场”不再稀奇,“新农人”也是遍地开花,让希望播撒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

  将小我融入大我,立下强国志。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发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新闻广播、我苏、荔枝新闻、南京发布工作室共同推动的“丹心寄未来——书信为证、强国有我”全国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从这里开始,我们邀您一起寄语2049,描绘一个炙热的未来。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彭迪帆、孙昕 我苏编辑/秦玉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