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长寿果”里的脱贫致富经丨秋到农家看小康

2021年10月26日 11:04: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金秋时节,广袤大地披上丰收盛装。兴化市官河村的荷藕、小龙虾建湖县收成村的螃蟹、水稻……多日辛劳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年当中最丰富的色彩。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年度特别策划《秋到农家看小康》,回眸建党百年农村发展累累硕果,聆听乡村振兴小康生活奋斗故事。


  秋风爽,庆丰忙。金秋十月,位于泗洪县大红山的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内依旧一片郁郁葱葱,漫山的碧根果树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而这里也是泗洪县发展碧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洪正是依托小小碧根果,为农民敲开了致富的大门。

  十余年辛勤培育 碧根果在峰山扎下根

  金秋时节,全国最大的碧根果丰产林。泗洪县大红山的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迎来碧根果的丰产期。尽管今年天公不作美,光照并不算理想,但规模化的科学种植仍然让这片碧根果丰产林迎来了丰收。

  丰产期的碧根果

  2006年,泗洪县峰山乡在大红山创建了科晖农业生态示范园,打算规模化种植碧根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事药材经营的张勇自告奋勇,一头扎进碧根果树的培育与种植。

  农户采摘碧根果

  尽管碧根果被誉为“长寿果”,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种植起来却不轻松。从选型育种到产量提高,张勇艰难地摸索前行,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探索出了不少新路。比如,为了解决碧根果生长周期长,效益难以“立竿见影”的难题,他特别在树下空地套种金丝菊、杭白菊等药材,“以短养长”。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张勇最终让碧根果在大红山扎下了根。眼下这里的碧根果亩产量高达500斤,亩均产出突破万元。

  碧根果树下套种的药材

  荒山变身“致富林” 助群众增收致富

  回顾自己走过的这些路,科晖农业生态示范园总经理张勇感叹说:“一个人富不为富,你要把周围农民带动起来,只有我们把农民带动起来以后,富裕起来以后,才能留守在乡村,才能建立美丽乡村。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我做的东西能被政府老百姓看中,能把老百姓带富起来。”

  张勇接受采访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张勇种下的树苗如今已经长成茁壮的果树,曾经的荒山也摇身变成“致富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跟着他的步伐种起了碧根果树。泗洪县后瑶社区村民陈翠英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靠着在生态示范园的采摘工作和自家种植的碧根果,她和老伴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更是一天比一天好。

  泗洪县农民陈翠英接受采访

  “碧根果之乡”享誉全国 特色产业拓宽富民之路

  大红山的成功案例也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信心。泗洪县因势利导,决定把碧根果作为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栽植碧根果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连续补助3年。这极大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碧根果随后在全县遍地开花。目前,泗洪县碧根果总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成为全国闻名的“碧根果之乡”。

  干净整洁的泗洪县后窑社区

  当然,在泗洪,碧根果的故事并未就此完结。在科晖农业生态示范园,刚刚从父亲张勇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张楠,对于碧根果的产业发展有着不少新的思考。眼下,他正忙着联合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发新的碧根果产品,进一步做大市场。张楠说:“作为第二代农业人,我想把碧根果后续的产业链(做得)更加多元化一些。像我们现在也在开发碧根果的一些后续产品,包括碧根果的油,碧根果的一些健康零食,包括烘焙原料,市场把它探出来以后,能带动泗洪整体的种植户。”

  而从打造碧根果文旅产业,到引进深加工和高端电子商务企业,推动“互联网+文商旅农”融合发展,泗洪县也正在对碧根果产业展开新的布局。以小小碧根果发端的这场特色产业富民之路在泗洪这片土地上正越走越宽广。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倪恩泉 窦涛 苇泱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