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不懈奋斗|丹心寄未来

2021年10月03日 18:08: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发起,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江苏新闻广播、我苏、荔枝新闻、南京发布工作室共同推动的“丹心寄未来——书信为证、强国有我”全国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成为科学家、攀登科技高峰、突破关键技术,被无数人写进了致未来的这封信里。

  “计算无极限,攀登无止境,超算人奋斗的脚步将永不停歇。超算领域发展很快,5年前不敢想象的东西现在都实现了,所以未来难以想象,但注定充满惊喜。我将和我的团队一起继续专注于解决超算领域最棘手、最关键的问题。强国一代,奋斗有我。”这是超算青年、“神威·太湖之光”研发团队成员甘霖对未来的期许。

  “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5年前,基于该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项目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2013年4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在无锡市建设10亿亿次超级计算中心,得到科技部的支持。2015年12月31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研制完成。近7年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科研团队不负众望,使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并行应用成果频出。

  国之重器,映射江苏科技“硬核”实力。在江苏,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户,实现江苏省“零”的突破。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等大国重器成果持续涌现。

  2016年,“奋斗者”号正式立项,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百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历时5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也是当前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下一个潜水器会是什么样?我们对于有机玻璃材料潜水器的研制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也有望开拓创新、向前迈进。”研发团队“90后”团队成员、高级工程师徐伟哲说,奋斗的脚步不会停止。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带来科技支撑,他们将取得更多突破和成功。

  位于南京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进入国家实验室战略布局。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紫金山实验室对外发布了3项“全球首个”重大创新成果,包括“全球首个骨干网级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多云平台”“全球首个5G网络数据采析体系与性能追踪系统”,为我国未来网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网络通讯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尤肖虎介绍,实验团队也在不断考虑把局部成果加以落地、加以应用和推广,把研究工作真正和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结合在一起,面向问题解决问题。

  未来,江苏科技图景将会如何?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江苏将力争到2025年,科技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同期中等以上水平。主要体现在“四个强”上,即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支撑作用强、创新体系协同强、创新创业生态强。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奔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劈波斩浪。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