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守护!孩子们从未“喊”他一声老师,他却无怨无悔 | 江苏最美人物

2021年09月15日 09:58: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在苏州常熟,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教近50年,却从未听到过学生“喊”自己一声“老师”。然而即使如此,他依然孜孜不倦,帮助学生追逐梦想。

  他自创的《聋人手语图》,成为苏州地区聋哑学校首本通用教材;他义务送教上门20余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哑父”他开创的融合教育模式,帮助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他就是常熟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陆振华。

  从零开始,自创教材攻克特教难关 

  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是陆振华自己都没想到的事情。

  1952年出生的陆振华,20岁时进入师范学校学习物理化学,计划毕业后做一名初中老师。

  1973年12月,从师范毕业的陆振华,出乎意料地被分配到苏州筹建的第一所基层特殊学校——昆山聋哑学校。虽然与专业所学完全不对路子,但身为党员的陆振华并没想太多,“党叫干啥我就干啥,叫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后排左一为陆振华)

  没有学生、没有教材、没有教师,迎接陆振华的是一所“空壳学校”。学会聋人手语,是他到校后面临的首个任务。为此,他和四位同事一起到无锡市聋哑学校,跟随几位聋哑老师学习聋人手语。“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死记硬背。”陆振华回忆,他们从吃饭、睡觉、行走等最简单的手语学起,整天都在不停比划手势。在半年实习时间里,陆振华从未回家过一次。

  半年后,陆振华与同事“学成”,回到昆山聋哑学校一边扩建校舍,一边奔赴苏州地区各县市招生。在他们的努力下,昆山聋哑学校于1974年9月准时开学,共设两个班级,48名学生。

  1976年9月,陆振华根据组织安排,回到家乡,进入创建不久的常熟聋哑学校任教。作为骨干教师,陆振华挑起了教学研究的重任。

  当时,文字的普及率尚且不高,通用的手语词汇更是少之又少。普通儿童读小学时,掌握有声语言的词汇量可达6000个汉字,听障残疾儿童通常要学习六年后,才掌握2000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此后10年间,陆振华着手编写系统的手语教案。他将十万字的手写内容汇编成册,并邀请美术老师按照文字注解将手势一一画出来。这本珍贵的《聋人手语图》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地区聋哑学校首本自创通用教材。

  此后,陆振华在教科研上越钻越深,《实用手语2000》《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100法》等10本专著相继问世,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温情守护,助力残疾学生活出精彩人生

  由于特殊儿童年龄、性格、残疾程度各不相同,无形中增加了教学与管理的难度,但49年来,陆振华始终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他与他们聊天交心,鼓励他们正视现实,让他们认识到唯有自强自立才能赢得尊严,活出精彩人生。

  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毛屹青,是陆振华的学生之一。上世纪80年代,读完常熟聋哑学校相当于小学毕业,普遍没有途径继续升学。毛屹青有听障残疾,毕业后本打算去找工作,陆振华看好他在绘画上的潜力,主动帮助他到上海求学。在陆振华的鼓励下,毛屹青考上了上海聋人技术学校,成为了常熟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毛屹青回到母校从事特殊教育,成了一批又一批特殊孩子心中的励志榜样。

  对于无法上学的重残孩子,陆振华选择送教上门。张家港市塘桥镇的钱毅是一位聋人,22岁时还不会说话,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但陆振华没有放弃,为钱毅特别制定了三年的语言训练计划,并坚持每周无偿上门送教,风雨无阻。经过近三年精心辅导,钱毅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词汇达到2000多个,超过了国家三级康复的标准,并能自如地与普通人交流。“三年里陆老师没有收过一分钱学费,甚至一顿饭都没有在我家吃过。”钱毅的父亲钱仲祥感激地说。

(在《江苏最美人物》节目录制现场,钱毅拥抱恩师陆振华)

  在此之后,陆振华送教上门的足迹遍布常熟各乡镇。他还成立了送教应急服务队,带领百名教师为常熟60多名重残儿童志愿送教上门。

  创新思路,开创融合教育“常熟模式”

  送教上门期间,陆振华发现残障儿童从普通学校毕业后,残障康复和文化学习都没有明显进步,不得不再到聋哑学校就读一年级,白白荒废六年的学习时间。陆振华认为,必须改变普通学校无力、无心教育残障学生和残障学生“随班混读”的现象,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将散落在社会上和在普校“随班混读”残障学生管起来,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2004年,全国首家特教管理机构——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成立,陆振华主持指导工作2012年办理退休手续后,陆振华更是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融合教育上。他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推广建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设立专为特殊孩子服务的资源教室,让他们在普通中小学中和健全孩子快乐相处,融洽成长。

  然而,融合教育的推广并不容易。缺师资、缺场地、缺经验,学校对于是否应该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建立资源教室,普遍存疑。但陆振华坚信,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障儿童一个都不能少。得知徐市小学没有专业师资,他主动提出每周一次到该校支教,这一教就是2年。

  如今,在陆振华的奔走努力下,资源教室在常熟初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正在向职业学校延伸,资源教室总量达到了135个,所有的残疾孩子都建立了学籍,常熟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

  2018年,陆振华主持的课题《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省内外专家赞誉为融合教育“常熟模式”。2019年,他作为全国特教界唯一代表赴京参加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坚守在特教第一线近半个世纪,陆振华用自己的担当和爱心,为身有残疾的孩子点燃梦想,为他们的家庭带来希望,也推动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近日,陆振华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教师”称号。 

  (我苏网编辑/刘静 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