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是9月1日,无锡、常州、徐州等江苏九市中小学生准时回归校园。宿迁、淮安、南京、扬州等地也陆续开启线上教学模式。
当“暑假葛优瘫”升级为“开学困难户”,告别开学综合症需要学生、家长共同努力。
如何帮助孩子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学期?尤其是经历了居家防疫后,不少父母表示有点力不从心。本期父母进化论“开学季特辑”采访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希望以下三条建议能够帮到你。
殷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殷飞表示,暑假期间,不少家庭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每天在家里随时想干,也可以随时不干,特别是对于部分延期开学的孩子来说,居家阶段最大的挑战是生活安排无序,作息时间混乱。
居家网课也要按时作息,找回节奏感
人作为生物体,首先需要适应的是身体。因此,快速适应开学的法则一,即是调整好孩子的生物钟: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作业,为生活编好一个框,让孩子的作息有一定的紧张度,这样更容易告别懒散,顺利过渡。
对于一些居家上网课的孩子,是否保证能够准时打开电脑上课,就行了?“不行!”殷飞特别提醒,即使上网课,也要将孩子的日常时间编排好,按照平时上学一样安排起床、吃饭、写作业的时间。切勿让居家防疫的孩子们放下笔就拿起手机,这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不管是在家还是背着书包上学,都已经开学了。”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学生和家长有序领取教材
让运动唤醒身体机能,重回积极状态
快速适应开学的法则二,即是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有强度的运动。
殷飞说,假期缺乏紧张度,人比较散漫,而开学后,一堂课接着一堂课,节奏突增,对孩子体力要求也变高,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家长提前带孩子动起来。
运动以后血液循环加快,心肺功能加强,当身体状况被调至最佳时,人就会精神饱满地面对所有的事。
可喜的是,这个新学期,“双减”政策的实行将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让出更多时间。
把握表达方式,向孩子传播积极的价值观
快速适应开学的法则三关乎心理状态的调节。
“当家长们一个假期结束要上班的时候,你会如何表达?”不少家长可能会不自觉地就发出感慨:“唉!假期的余额不足了,又要上班了,已经开始盼望下一个假期!”甚至有些家长在开学前几天,会对孩子说:“你赶快玩,马上就要开学了,痛苦就在后面了!”
这些家长们不以为然的表达,实际上悄然地将一种负面能量传递给孩子:上班很辛苦,上学很痛苦。试想长此以往,孩子怎么能爱上学?
殷飞说,一定要把积极的状态传播给孩子,比如家长上班前对孩子说,祝妈妈上班顺利,我去努力了!而在孩子上学时,家长可以拥抱孩子说:“宝贝抱一抱,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教育。父母生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教育”,不同表述在孩子心里埋下不同的种子。
长长养育路,我们陪你慢慢走。家有儿女的你,快把疑惑、焦虑写在留言区。在这里,专家、校长、育儿大咖都是你的后援团!
想了解更多育儿经?速戳这里>>
(记者/朱彤 摄像/谢自强 设计/邵静娟、王紫轩 视频/宋梦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