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扬州大学文学院精心为新生们准备了特色录取材料,高年级学长学姐们独家定制的手写“姓名诗”更是广受好评,收到“姓名诗”的新生们纷纷表示从这份“诗意惊喜礼包”里感受到了文学院的心意。
受疫情影响,扬州按下暂停键。古城扬州,全员抗疫,每个市民、每个老师、每个后勤工作者都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抗疫”“护城”行动中。结束了一天繁忙的排查摸底工作,文学院团委的杨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盐城的邮件,打开邮件,一首深情满满的小诗映入眼帘。
“小时候/广陵是一处满心向往的去处/湖水黏人,半塘恋人……而现在/广陵是一个归去来兮的故园/负笈游学,梦有期许/可此刻/疫霾低压,白衣逆行/众志成城,吾侪弘毅。”邮件来自准大学生张辰奕,她告诉记者,还没开学,文学院的“姓名诗”便让她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现在她也想用最温暖的形式,为扬州加油。
据悉,扬州大学文学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准大一新生们回诗五十余首,身为扬州的准“家人”,他们将收获专属“姓名诗”的感动转化成为扬州隔空加油的诗歌力量,用中文人的浪漫,送上了一份“浪漫回礼”。
一首首小诗承载着远方的准“家人”们对扬州放不下的牵挂。他们或填词作诗,用灵动的文字抚平躁动的心,用笔墨书香,冲淡扬州城内凝重的氛围:“骤雨掠江南,全城抗疫,八面通渠。莫愁更坐凭阑望,白衣褂、笑靥如初。盼琼花重盛,人人闻淡香余”;或精心设计藏字诗,默默呐喊“扬州加油”的口号:“扬帆齐心破狭隘,州外旌旗千里来。平流去浪笑颜开,安心皆知同袍在。”
身处上海的准大一新生邱源向记者表示:“我一直在密切关注扬州的疫情,我填了《扬州慢》的词,想用这首词给扬州鼓鼓劲儿,创造诗歌力量为扬州呐喊加油!扬州即将是我第二个家,我希望扬州的‘家人’们能平平安安渡过这个难关,扬州也能尽快恢复往日的繁华,我能早日‘归家’!”
扬州大学文学院的杨倩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双向奔赴的爱!我们很感动能收获那么多远方准‘家人’们的回诗,这一首首情真意切的原创诗,传递出的‘青山一道同风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歌力量,为现在处于抗疫关键期的扬州打上了一剂强心针。有远方‘家人’们的牵挂和鼓劲,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期待在金秋时节迎接‘家人们’的到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陈宇昂 李悦 成典铭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