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教师志愿者“夫妻档”

2021年08月15日 14:03:0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疫情之下,扬州城全民抗疫,发生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今天(8月15日),我们来看看扬州邗江教育系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教师志愿者“夫妻档”的故事。

  “我想在马路对面看你一眼。”

  扬州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的志愿者,89年出生的刘业菁,从8月6日就一直在高风险小区武塘新村做志愿服务。白色的防护服、透明的防毒面罩,让她感到身上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她的丈夫在邗江区政府疫情防控指挥办工作,此刻也正在对面的四季园小区做志愿者。

  咫尺距离的一对小夫妻,却有18天没有见面了,每天晚上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聊一会,内容大多也都是留在家的孩子和老人,或者是每天工作的感受。因为工作强度大,疲惫和困倦很快就会冲淡聊天的热情。

  8月14日,七夕节,刘业菁却接到了爱人的信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想在马路对面看你一眼。”心灵瞬间被击中。长长的马路,你在路的这边,我在路的那边,我们穿着同样的战袍,携手并肩作战,却能看到彼此眼中的希望和爱。

  点不开的红包

  8月14日,扬州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的志愿者陈翠玲,正在武塘新村配合医生挨家挨户登门进行核酸检测。

  敲门、问候,扫描身份证、收好采样瓶,居民们感受着志愿者的温暖,志愿者也感受着居民们的谢意。“如果可以,真想请你们进来喝杯茶。”“这是小女儿制作的卡片,可以收下吗?”“辛苦了!你们先歇歇再去下幢楼吧!”午饭时候,她收到了丈夫的一个红包,却因为网络的缘故怎么也打不开。

  今天为什么要发红包呢?

  他们已经13天没有见面了,丈夫在扬州市疾控部门上班,一直被封闭管理,家里就剩下一个十一岁的儿子和年迈的老人。听同事说:今天是七夕节。她瞬间明白了,她不想点开了,因为她已经收下了来自另一个“战场”上的深爱。

  我做了晚餐,等你

  扬州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的志愿者谈明荣,60后,是学校“老骥伏枥”队的一员。

  8月14日轮到他在家歇班。妻子在市人医工作,已经好久没有跟妻子一起吃饭了。抗疫初期的时候,他们都是夜里才回家。后来两个人歇班时间不一样,就像月亮永远追不上太阳。再后来妻子单位被封控管理了,老谈和妻子也只能靠信息联系。

  老天好像有意给这对老夫妻创造了条件,老谈休息在家,老婆也打电话说今晚可以回家。老谈在“战场”上的疲惫一扫而散,剃须刀在被勒出深痕的脸上吱吱呀呀响。他高兴地哼唱着扬剧,泡白的手正在展示刀工。土豆丝、黄瓜片、还有冰箱里仅存的一点牛肉也烧起来,这是十几天来他做得最丰盛的一顿饭了,他要和妻子好好庆祝一下,因为爱情,因为七夕,因为今天下降的确诊病例数据......

  不怪你,今天扬城没有鲜花

  连日来,扬州蒋王小学志愿者老师伍健每天来到武塘社区封闭管理小区,除了要带着手持喇叭,劝导“出门溜达”的居民,还要帮助运送生活物品,维持核酸检测时的现场秩序。此外,他的未婚妻,邗江区启智学校的孙琴老师也并肩作战,成为全区教育系统的一名志愿者,也在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

  伍健和孙琴本来打算八月份举办婚礼,因为疫情,婚礼延期。没能如期走进婚姻殿堂,脱下了西服婚纱,穿上了防护服,成为抗疫的战友。

  8月14日,他们继续战斗在志愿服务一线。蒋王小学的同事都是“有心人”,学校党支部书记袁娟想弄一束鲜花,帮他们制造点“小惊喜”。然而老师们联系了多家花店,就是没有买到一束鲜花。最后,大家购买了甜点等小礼物,并在伍健结束服务后交给了他,这让伍老师既内疚又感动。孙琴老师在校对核酸检测名单后,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对于恋人的那份愧疚,孙琴老师宽慰道:“不怪你,今天扬州城都没有鲜花可买。”

  “做好防护工作!”“放心!”

  疫情席卷扬州以来,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仲英伟和爱人,邗上中心幼儿园的张慧萍老师双双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仲英伟自8月6日以来,每天早早起床,7:00前就到达武塘社区,参与封闭小区1000多户4000多居民日常生活物资的转运分发,相关事情的协调处理……往往到夜里才能回家。张慧萍主要在核酸检测点协助医护工作者做好相关工作。他们每天说的频次最多对话:“做好防护工作!”“放心!”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致敬!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王久平 纪松岩 朱志慧 褚心怡 俞波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