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复核12小时 “黄码”市民这样转“绿”

2021年08月01日 17:28:3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由于大数据筛查误差,近日,南京一些市民健康码变“黄”。通过线上线下各种申诉渠道,南京多个社区创新做法,不少黄码市民成功转“绿”。南京市民张女士因为路过机场,健康码转“黄”,变黄码后,她尽可能不外出,但从7月29日开始,张女士的颈椎病复发,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在社区帮助下,8月1日上午,张女士的黄码成功变“绿”。“在7月29号的时候开始颈椎有问题,很疼,刚开始不是特别严重,昨天很严重,我们眩晕不能独立行走。希望转成了绿码,我的时间到了超过14天,我检测了四次都是阴性,达到了转绿的要求,我就请求加急了。”南京市民张女士说。

  每天7点前,登录“苏康码管理系统”,线上提交居民提供的转码证明材料,晚上回家继续加班,直至所有材料全部提交完毕……这是栖霞区长营社区转码员陈倩倩的一天。自7月28日作为“转码员”上岗以来,陈倩倩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整日敲击鼠标键盘导致手腕疼痛、手指发麻。陈倩倩说,“转码员”会对黄码人员的信息进行核实,并上传转码申请系统,然后由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再次审核通过。“前期每天把资料上报一次,现在考虑到市民需求,增加了申报途径,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我们把资料打印出来盖章,每天早上七点审核,在上午就要报上去,下午还有一批,今天刚接到通知,后面每个整点要上报一次,及时把信息传上去。”转码员陈倩倩说。

  记者了解到,长营社区建立了微信群,方便黄码居家隔离人员与网格员联系,如果有相关的需求,都可以在群里发布。同时,社区也会在群里发布相关政策,详细梳理不同情况的转码流程,方便居民操作。“把资料发到指定邮箱,收取材料,还有一些不方便的居民,我们会上门收集材料。虽然主要的工作是黄码转绿码,但是晚上也会参与到跑楼核对核酸检测的工作中去。”南京市迈皋桥街道长营社区副书记王旻说。

  除此之外,社区发布了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个人信息、禄口机场经停时间、经停方式及停留机场人员是否前往餐厅、公共卫生间、密闭式直达电梯、航站楼等重点区域的详细情况,按照大数据名单,网格员也将进行点对点联系。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