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群众身边!苏州姑苏法院持续擦亮“天平·红”党建特色品牌

2021年07月02日 14:06:2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紧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将党建和立审执中心工作深入融合,精心打造“天平·红”党建特色品牌,取得了突出成效。

  2020年,“天平·红”党建特色品牌作为苏州唯一入选案例,获评全省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2021年,“天平·红”“红”得更加灿烂。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苏州姑苏法院以特色党建为抓手激发新动能,在立足主责主业的同时,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组织各支部开展“天平·红 来到您身边”系列活动,发挥先锋党建模范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送“庭”上门

  “审判·红”的温情时刻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五支部党员干警、苏州姑苏法院太湖流域环资法庭法官李丽鲜来到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湖畔社区,开庭审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件。

  该案被告人蔡某是一名74岁的老人,考虑到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且居住地离法院的距离较远,为减少老人来回奔波的辛苦、便于其参与诉讼,李法官主动将庭审搬到蔡某居住地附近。由于蔡某文化程度不高,听不懂也不太会说普通话,李法官还特地为他指定了一位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精通苏州话的法律援助律师。

  两次开庭,李丽鲜都将庭审安排在了蔡某所在的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湖畔社区。法官在充分听取公诉人、被告人及其指定辩护人的意见后当庭作出判决。

  “没有想到我做了错事,法院还这么关照我,到我家门口开庭,真的很谢谢法院和法官。今后我会记住教训,不再做违法的事。”蔡某在最后陈述中对法官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人,我们都会力所能及给予其人性化的关怀,在方便当事人应诉的同时,从内心感化他们,使当事人对判决既口服又心服。”李法官说。

  让法庭来到群众身边,是“天平·红”党员先锋根植于司法主责主业的温情为民之举。为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推动法治精神深入“寻常百姓家”,自2017年启动“古街水巷巡回庭”系列活动以来,苏州姑苏法院组织各支部精选典型案件,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就地开庭、调解、审判、答疑、宣传,向古城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宣扬法治精神,截至目前已开展巡回审判近30场。

  进学校、入轨交

  “普法·红”努力延伸触角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苏州姑苏法院一支部党员干警来到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在和孩子们一起给帆布袋上的图案涂颜料的过程中,一支部组织委员、苏州姑苏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姚梦悦通过问答互动给孩子们传播简单易懂的环保知识。

  在学校内,一支部党员干警、苏州市姑苏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方晖向老师们讲授了非法集资的新型表现形式、危害后果以及防范方法等。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回去后会积极劝导家庭成员提高防范意识,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六支部组织委员、苏州市姑苏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郏献涛则带领支部党员,来到苏州轨道交通北寺塔地铁站,向地铁工作人员宣讲民法典,向过往乘客发放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宣传手册,深入群众面对面讲法、普法。

  “法院的法治宣传都进地铁了,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接过宣传手册的陈先生感慨道。

  “党员干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群众面对面普法,助力法治真正走进群众心坎儿里,是姑苏法院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解。”苏州市姑苏法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顾军表示。

  将关乎百姓民生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是“天平·红”党员先锋切实担起打通法治宣讲“最后一公里”的为民之责。

  积极拓展服务范围

  “志愿·红”将洁净送到群众身边

  司法之外,“天平·红”也可以同样闪耀。

  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是“天平·红”党员先锋超越审执专能的一片务实为民之心。苏州姑苏法院各支部的党员干警利用周末时间,陆续深入辖区各街道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单元楼道、车库、花坛等地,帮助清理小区垃圾和楼道杂物、清除卫生死角、整治电瓶车乱停乱放现象,为群众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从“审判·红”到“普法·红”,再到“志愿·红”,紧紧抓住队伍教育整顿重要契机,苏州姑苏法院“天平·红”党员先锋不断探索服务为民更优方式——来到群众身边,为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体验到党员先锋服务实效。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言婧央(实习) 通讯员:孔菁华)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