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人员照护险在南京秦淮区试点满月,目前已有126人享受这一业务。7月1日开始,南京正式在全市范围推行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的长期失能的人员,不论是何年龄段,都可以申请。实施第一天,相关工作开展得如何?
【早启动、快落实 机构失能人员评估正在进行】
1日上午八点半,评估人员来到鼓楼区的一家养老机构,对22名申请“失能人员照护保险”的老年人进行能力等级评估。
评估人员会根据标准分别对失能人员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残疾程度”打分,总分小于等于49分的即被认定为“重度失能人员”。在经过公示等环节之后,即可享受“失能人员照护险”的服务。
失能人员家属陈丽军说:“失能人员照护保险现在是一天补助60元,一个月就是1800元。对我们经济上的压力小一些。”
目前,南京市鼓楼区通过大数据筛选出的失能人员近1万人,预估重度失能人员近2000人。为了让有需求的人员尽快享受服务,工作人员在6月份集中对区内44家养老机构进行摸底和宣传,梳理了入住机构内的重度失能人员约1000人,并在区医保中心及重点街道设置了六个便民服务窗口。
人保财险南京市城南支公司副总经理周浩军说:“目前,评估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50人。我们争取在7月10号之前让44家养老机构中前期来报名的人员都完成评估工作。”
【区、街、社区三级联动 失能照护政策送上门】
相比于机构,在家里被照护的失能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南京市江北新区通过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由网格员将政策针对性地送到有需求的家庭中,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我的南京”app,在手机上申请保险。
“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人员蒋双江说:“在‘我的南京’APP上的搜索栏里面可以输入‘失能保险’4个字,它会跳出来‘失能保险’的申请界面。我们可以在这个里面填入相关的被评估人的信息,在经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以后,我们会自动识别他是否符合重度失能的标准。如果符合重度失能的标准,我们就可以进行对他下一步的待遇认定。”
【改进细化未成年人参保流程 将惠及更多群体】
目前,南京江北新区已对550多户有失能人员的家庭进行了上门宣传,当事人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申请服务和评估。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发现失能人员中也包括20多名未成年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办主任查翠珍说:“前期我们在街道调研的时候,街道也提出未成年人后期失能照护保险实施的问题,可能涉及到一些公示环节。落实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家里面的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我们后期在工作的程序上面对未成年人我们会进行一个改进。”
成功申请失能照护保险的人员,可以申请入住机构接受照护服务,也可以居家接受照护服务机构上门提供的服务。目前,南京全市已累计遴选出176家照护服务机构,共有照护服务人员5419名,各区的准备工作都很充分。
(王雪彤 章健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