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课|恰百年风华,看革命文物背后的江苏记忆

2021年06月27日 07:04: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历史不会随风而去,今天也不会凭空而来。

  百年大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的密码,就镌刻在贯穿百年的革命文物中。

  江苏是一片沐浴着红色文化的热土,首批公布的44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759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是“周恩来精神” “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的珍贵物质载体。

周恩来精神

一枚徽章  一生信仰

  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在当地的周恩来纪念馆内,有一套中山装,陪着他做完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衣襟上那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是他一辈子身体力行的座右铭,见证了这位大国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身为人民的公仆,周总理是全中国最勤奋的“服务员”,操心最多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他为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耗费许多心血,仅一份《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就计算修改了145次之多。而这份估算表因为太长,被大家称作“哈达表”。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作为中国的“总管家”,周总理十分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力。

  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未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

  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周总理还在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并郑重交待:“我死了以后,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

雨花英烈精神

一颗“永是勇士”的“心”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发动武装政变后,南京雨花台成为他们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在今天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颗用铜板磨成的鸡心,上面镌刻着“永是勇士”四个字,也铭刻了雨花英烈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无畏精神

  铜鸡心的主人名叫郭纲琳,她出身优渥、明经擢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于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书记。

  1934年1月12日傍晚,郭纲琳在前往布置绸场罢工事宜的路上被捕。在法庭上,面对法官“危害民国罪”的指控,她从容不迫、义正言辞:“谁丢了东北3000万同胞,谁丧失了东北三省土地,谁便是危害了民国!你们说是我,还是你们国民党?”

  家人花重金请律师为郭纲琳辩护,她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又请国民党中央委员来保释郭纲琳,她不愿放弃政治主张。在给大哥郭纲伦的信中,郭纲琳写道:“我不能造一点点的罪恶在我的生命中,我不能屈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上来遵从你!”

  在未获任何口供的情况下,郭纲琳被判刑8年。

  在监狱里,她将铜钱磨制成铜心,并用钢钉在上面镌刻出“永是勇士”;她利用磨尖的竹签绣出“起来为正义而斗争”;她还在枕套上绣上了大雁,并跟难友们讲,我们应该像它们一样坚定方向,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飞去……

  1937年7月,27岁的郭纲琳高唱着《国际歌》走向雨花台,成为牺牲在这里数万名烈士中的一人。她的遗物从狱中传递出来后,由大哥郭纲伦收藏,解放后转交给政府,存放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新四军铁军精神

“本军一息尚存斯志不容稍懈”

  在位于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内,有一张泛黄的《江淮日报》(1941年1月24日),上面有一则新闻格外引人注目:

“新四军重建军部,

陈(毅)代军长发表就职通电。”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与国民党第二次建立合作,同意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其中陕北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与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但中共这份团结抗日的诚意并未被善待,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在皖南以8万余兵力包围袭击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千多人,蒋介石还诬称新四军“叛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事变发生后,为了抗日的大局,中共中央并未以牙还牙、血债血偿,而是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代军长发表了一番句句掷地有声、字字铿锵有力的就职通电:

“绝不因奸类之悖行放弃救国职责,

急盼全国抗战军民共同团结奋斗,

本军一息尚存斯志不容稍懈。”

  紧接着,新四军新军部成立大会在盐城游艺园举行,面对着将士,陈毅又道出了铁军宗旨:

“新四军是真正抗战的力量,

是人民的军队,

是植根在人民之中的。”

  此后,新四军凤凰涅槃般掀开新的篇章,八年抗战期间,毙伤日伪军近14万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鄂、豫5省的8块华中敌后抗战根据地,至1947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时已发展到31万人。

  1983年,新四军纪念馆筹建工作全面开展,四处征集文献文物,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一位老人邱铭玉无偿捐出这张《江淮日报》,报纸上刊登的陈毅代军长就职通电成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时间的有力见证。

淮海战役精神

竹竿上镌刻的民心

  1948年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劣势装备和60万兵力歼灭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支援前线(简称“支前”)的543万民工功不可没,正是有了他们运粮食、送弹药、抬伤员,解放军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在位于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有一根三尺长的竹竿,上面刻着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等地名,涵盖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这是支前民工唐和恩经过的线路。 

  淮海战役打响前,上级号召组织民工支援前线,唐和恩带头报名参加了支前小车运输队,编入当时的山东省莱东县陶漳区运输队,并任副指导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第四小队队长。

  为了按时按量完成运输任务,又能让队员们吃饱,唐和恩带领队员们制定了粮食节省计划,他们吃高粱、胡萝卜、辣椒,将小米、白面省给子弟兵吃。

  运输途中,条件艰苦,任务紧急,还要时刻躲避敌机侦查。在牌庄地区,一条20多米的河道挡住了去路,唐和恩和队员们脱下棉衣,抬着粮车淌过隆冬刺骨的河水,刚上岸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敌人的飞机就来了,他们又在寒风中跑步行军将近一公里,离开危险地带时,大家都冻得浑身青紫,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反而兴奋地说:“敌人的飞机也挡不住我们运粮队!”

  历时半年,一路艰辛,运输队硬是将小推车从胶东推到淮海战场,在这个过程中,每到一处,唐和恩就将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密密麻麻的地名连接成长达2500公里的支前线路,它既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所凭,又昭示了民心所向!

  一处处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旧址、一件件镌刻着红色记忆的文物、一个个彰显着红色初心的故事,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江苏儿女注入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中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章!

  我苏特稿 文/五柳

layer
快乐分享